中国天眼取得系列重要科学成果

中国天眼取得系列重要科学成果
文章图片
↑1月5日 , 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 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首席科学家李菂介绍FAST在中性氢领域的最新重大成果 。
1月5日 , 中国科学院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新闻发布会 , 发布中国天眼(FAST)高质量开放运行取得的系列重要科学成果 , 其中包括: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取得重大进展;获得迄今最大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 , 首次揭示快速射电暴的完整能谱及其双峰结构;“银道面脉冲星快照巡天”项目持续发现毫秒脉冲星;开展多波段合作观测 , 开启脉冲星搜索新方向 , 打开研究脉冲星电磁辐射机制的新途径等重要成果 。 其中 , 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研究成果论文于北京时间2022年1月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正式发表 。 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 , 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 , 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
新华社采访人员金立旺欧东衢摄影报道
中国天眼取得系列重要科学成果
文章图片
↑2021年12月19日拍摄的夕阳中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摄 , 无人机照片) 。
中国天眼取得系列重要科学成果
文章图片
↑1月5日 , 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 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在介绍FAST运行及开放共享情况 。
中国天眼取得系列重要科学成果
文章图片
↑1月5日 , 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 国家天文台韩金林在介绍FAST在脉冲星搜寻方面的重要进展 。
中国天眼取得系列重要科学成果
文章图片
↑1月5日 , 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 国家天文台王培在介绍FAST在快速射电暴领域的重大成果 。
中国天眼取得系列重要科学成果
文章图片
↑2021年12月17日 , 工作人员对“中国天眼”的馈源舱进行维护保养 。
中国天眼取得系列重要科学成果
文章图片
中国天眼取得系列重要科学成果】↑1月5日 , 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 武向平院士在介绍FAST后续科学研究计划 。
中国天眼取得系列重要科学成果
文章图片
↑2021年12月17日拍摄的“中国天眼”馈源舱(维护保养期间摄) 。
中国天眼取得系列重要科学成果
文章图片
↑1月5日 , 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现场 。
中国天眼取得系列重要科学成果
文章图片
↑2021年12月19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摄 , 无人机照片) 。
中国天眼取得系列重要科学成果
文章图片
↑2021年12月19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摄 , 无人机照片) 。
中国天眼取得系列重要科学成果
文章图片
↑2021年12月19日拍摄的“中国天眼”馈源舱(维护保养期间摄) 。
中国天眼取得系列重要科学成果
文章图片
↑2021年12月19日拍摄的“中国天眼”一景(维护保养期间摄) 。
中国天眼取得系列重要科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