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软件|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工业软件的成功不会一蹴而就( 三 )


在宏伟的计划与蓝图之下,部分领域的工业软件技术已经实现了比较大的进展或突破,如中望软件在CAX、CAD 领域拥有比较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其2D CAD软件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也不落下风。
霍莱沃的电磁仿真 CAE 软件在国内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与较强的竞争力,中控技术在DCS领域和SIS领域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
华大九天的模拟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和平板显示电路设计系统已经实现了研发生产的全流程覆盖,在部分细分领域可以同国外企业一较高下。
用友网络、金蝶国际、浪潮信息等厂商是国内ERP市场的主力军,近几年在加速云战略转型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宝信软件的DCS、MES、EMS、SCADA等产品在国内具有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在钢铁行业的优势比较明显。
成绩固然可喜,但差距也着实不小,「于见专栏」认为,未来工业软件行业的发展可以朝着两个方向去努力:
一是紧跟市场需求的节奏和脚步,集举国之力求突破,一时的落后并不要紧,对于我们来说,要紧的问题是正视现实,认清差距,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具活力的新兴市场,自主研发和自主应用是我国工业软件发展的唯一可行之路。
这几年不少工业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这反过来又引领和带动了与之相应的工业软件技术的进步与突破,例如我国的航天工业近几年取得了载人航天、月球采样、空间站运行等重大的科技突破。
相应地,国产航天工业软件同样也达到了比较高的技术水平,早在十年前,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无人飞船在顺利完成交会对接时,就应用了我国独立研发的先进软件系统。
为了避免以分散的力量去和国外实力雄厚的大公司进行不对称的竞争,我们还可以从国家层面把科研院所、软件公司、服务厂商、制造企业等机构企业的人才与技术整合起来,实现跨界的联合协作与取长补短,目的是以最小的时间与研发成本来取得最快的进步与突破。
二是企业要以问题为导向,找准适合自己的立足点和突破口,制造业的细分领域众多,若要在短时间内实现全面的突破,那也是不切实际的。
当前新科技与新业态在不断地涌现,供应链之间的密切联系与协作,使得行业间的传统边界也日渐模糊,如西门子、达索、ES、Altair等跨国公司都在通过收购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或企业以增强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当前巨大的市场空间既带来了新的挑战,也释放出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企业应当有所取舍,有的放矢,结合自身的技术实力,瞄准人工智能、数字技术、虚拟现实、云计算与云分析、区块链、元宇宙等前沿领域,找准加速发展的着力点与突破口,以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专注于做某一细分领域的行业小巨人。
在制定具体的发展计划与目标步骤时,可以本着先易后难、由点及面的原则,一步一个脚印地取得突破,在小而精的基础上再追求大而全,这对于目前整体实力相对较弱的国内软件企业而言,或许才是更合适的发展方向。
工业软件|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工业软件的成功不会一蹴而就
文章插图

结语
工业软件是我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阔步迈向制造强国的重要基础及关键支撑,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未来的工业软件会更高效、更智能、更精准地改变工业产品的生产质量与生产效率。
在持续助力制造业向更高更强水准迈进的同时,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工业软件数字产业及生态环境,也必定会前所未有地、潜移默化地、更广泛而深入地改变我们的工作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