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科技|从自研澎湃P1芯片到重构影像大脑,小米千亿研发瞄准硬核技术( 四 )


掌握核心技术 , 其实是做性价比产品的基础 , 而做最酷的产品 , 也离不开独有的技术创新 , 这三条铁律其实是一环扣一环 , 密不可分的 。
那么如何实现硬核技术的突破呢?毫无疑问 , 人才是关键 。 今天 , 小米工程师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已经被提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

就像雷军在每次旗舰新品发布会的开场汇报中 , 都会重点提到目前小米工程师的团队规模 。 目前 , 小米研发工程师人数已经超过16000名 , 仅去年一年就新增了5000名新成员 。
就在今年的百万美金大奖最高奖的获奖团队中 , 有两位应届研究生 , 智东西也在小米科技园中见到了这两位同学 , 并与他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
其中一位女生曾在本科阶段获得过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国一奖项 , 而另一位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的男生则在学生时代做过多年的机器人相关研究 。
小米CyberDog团队负责人说 , 他们这个团队就是一波“敢干的人” , 他们团队有很多年轻的新鲜血液 , 他们有着自己的独特想法 , 不受过往经验的约束 ,这也是他们今天能站在领奖台上的原因之一 。
他还特别提到 , 在团队中 , 平时几乎没有上下级关系 , 甚至老板都没有给他们KPI , 为的就是让他们放开手脚 , 大胆地去思考、想象 , 去做 。
雷军第一次提出百万美金大奖 , 是在2019年春节后的第一天 , 那时 , 他希望通过这个奖项 , 让幕后的工程师英雄们站到台前 。 用实打实的行动说话 , 而不是空讲技术立业 。
在雷军眼里 , 工程师不仅是研发人员 , 更包括设计师、测试人员、产品经理 , 他们都是小米的工程师 。 雷军是工程师出身 , 他深知工程师需要什么 , 工程师的追求是什么 , 以及如何打造一个优良的工程师文化 。
雷军说 , 他希望让小米成为“工程师的圣地” 。 今天 ,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 小米在研发环境改善、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技术创新投入三个方面进行了重点布局 。

小米重点改善了工程师的研发设施和设备 , 让工程师“好厨配好刀” , 此外 , 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九个研发中心 , 以便更好地招揽人才 。
在技术创新投入方面 , 小米百万美金大奖的颁布已经延续了三年 , 其目的就是对杰出工程师们进行奖励 , 鼓励他们更加大胆地探索前沿技术 。
而在百万美金大奖背后 , 还有面向更多基层工程师的人才培养计划 , 例如面向应届生的繁星计划、未来星计划 , 此外还有面向不同层级的各类计划对工程师进行提升和培养 , 当然 , 一些内部的比赛、讲座也是小米科技园里的常态 。
可以说 , 小米对于人才的重视 , 是真正落在了实处 , 渗透入小米每一位工程师的日常工作、生活中 。
正如小米集团技术委员会副主席王扉所说 , “没有新兵没有未来 , 没有老兵没有传承” , 小米对于人才的培养是一以贯之的 。
结语:小米的硬核技术之路才渐入佳境不论是在快充技术还是手机影像技术的背后 , 我们都能看到小米在底层软硬件核心技术层面的一次次突破 。 以技术为本 , 死磕硬核技术已经成为了小米今天的“主旋律” , 而在这之下 , 建设过硬的工程师团队就成了小米当下的首要任务 。
手机 x AIoT是小米未来的核心战略 , 而围绕这一核心战略 , 小米的技术版图还将覆盖手机之外的更多领域 , 对于人才的渴求也会持续高涨 。
【小米科技|从自研澎湃P1芯片到重构影像大脑,小米千亿研发瞄准硬核技术】有一点我们很明确 , 不论是智能手机核心体验的巩固提升 , 还是智能汽车等领域的积极拓展 , 硬核技术将始终是科技企业在行业中搏杀的核心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