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奥密克戎跨省传播,应对策略如何调整?

◎采访人员 张佳星
1月9日 , 河南省疾控中心实验室病毒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 , 河南安阳2名病例与天津本土疫情属同一传播链 , 感染者携带的新冠病毒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 。
这是在我国本土首次发现的奥密克戎毒株跨省传播 。
由于突变点数量远超已经发现的所有变种 , 奥密克戎一经发现便引起高度关注 。 应对这一新变种 , 现行措施还有效吗?应对策略应该有哪些新变化?
席卷全球的新变种
自2021年11月24日南非首次向世卫组织报告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以来 , 该毒株的感染病例急剧增加 , 其变异高达30多处 , 世卫组织因此迅速将其列入值得关注的变异株(VOC) 。
在奥密克戎全基因组序列公布初期 , 研究人员从它的突变位点中判断 , 奥密克戎的感染能力将大大增强 , 可能比先前变异株传播快70倍 。 例如N501Y突变 , 会使得病毒S蛋白与人体细胞ACEⅡ受体结合力更强 , D614G能够促进病毒更容易与人体细胞膜融合 , 这些突变都出现在“奥密克戎”中 。
后来的感染数据也不断证实了这一点——
从传播范围看 , 截至1月7日 , 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奥密克戎变异株 。 而且奥密克戎变异株正在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主要流行毒株 。
从感染数量看 , 2022年新年过后 , 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突破3亿例 , 近一周日均新增确诊病例接近190万例 , 超过上一波疫情高峰的2倍 。
越来越多人感染奥密克戎 , 但它并不“温和” 。 尽管不少研究显示奥密克戎引发重症风险低于先前流行的其他变异株 , 但世界卫生组织在1月6日仍旧警告:和先前流行的变异株一样 , 奥密克戎在多个国家造成重症和死亡 。
现行措施还有效吗?
传播力强70倍 , 引发重症和死亡 , 这样的奥密克戎近日在我国多地出现 , 并出现了跨省传播 , 原来的方法还防得住吗?
防控奥密克戎首先要快速发现它 。 核酸检测是“金标准” , 奥密克戎变异也导致了国际上的部分核酸检测产品失灵 。
我国现行的核酸检测仍然能高效发现奥密克戎毒株 。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突变位点主要在S蛋白基因上 , 而我们现在使用的核酸检测靶标是ORF1ab基因和N基因 , 不在它的突变区域内 。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解释 , 针对奥密克戎等变异毒株 , 核酸检测仍然是疫情防控的主要方式和方法 。
“我国监测体系具备及时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输入病例的能力 。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介绍 , 发生疫情后 , 疫情防控部门充分利用疫情发现之初的黄金24小时 , 发挥流调和监督队伍的作用 , 在疫情没有扩散之前 , 或者感染者还不具备传播能力之前 , 把密接者、次密接者找到 , 力争用一个潜伏期左右时间控制住疫情的社区传播 , 实现动态清零 。
针对奥密克戎防控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 , 在此前德尔塔毒株造成的疫情中 , 中国的动态清零策略已经被证实4周左右终能应对 。 中国目前的快速响应与动态清零策略可以应对各种类型的新冠变种 。
针对奥密克戎 , 还有这些变化
“对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防范丝毫不能放松 。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介绍 , 国家卫生健康委已从多个方面部署和加强奥密克戎变异株防控工作:在外防输入方面 , 除了此前执行的闭环管理、人物同防等要求 , 还加大高风险国家入境物品抽检比例 , 做好物品表面的预防性消毒;在集中隔离场所管理方面 , 除落实此前的隔离、消毒要求 , 还严格隔离人员解除标准 , 满足人、物、环境三样本阴性方可解除隔离;相关部门加强新型变异株监测 , 对所有符合条件的输入病例、入境物品及相关环境阳性样本开展病毒基因序列测定 , 如测序结果为奥密克戎等新型变异株 , 立即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