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微信读书,真能杀死Kindle?( 三 )


彼时,网文圈的一篇《810万网文写手心态崩了》的文章,火爆朋友圈。
这篇文章指出,腾讯接管阅文后,大改合同,不仅要取消付费订阅模式,更要抢走作者的版权。
新官上任,阅文集团的新管理层就面临着一场信任危机。
对此,阅文集团快速作出回应,发布声明。声明针对舆论焦点,直接回应:

  1. 网传合同是去年9月的合同,并非2020年4月28日推出的新合同;
  2. 作家是阅文平台的根基,充分尊重作家原创;
  3. 会针对一系列批评与意见作出调整。
尽管该事件最终被确认,只是虚惊一场,但是却透露出,阅文集团与网文创作者之间的博弈,没有强弱之分。
厉害关系孰轻孰重,腾讯可谓了然于胸。而微信读书作为阅文集团内容分发的渠道之一,显然也需要遵守这样的博弈游戏规则,既要保持合作,也不能过于与阅文集团的网文矩阵产品形成直接性竞争。
因此,微信读书也无异于是被阅文集团和网文创作者裹挟着前进。
这也不难理解,为何其背靠巨大的流量资源,却依然低调无比,甚至鲜有存在感了。
这或许也是导致其内容一旦免费,网文创作者便暴跳如雷的原因。
四、商业目标与用户体验难以取舍实际上,微信读书被视为腾讯及阅文内容生态的战略性产品,早在2017年阅文集团首届生态大会上便现出端倪。
彼时,阅文集团称,未来将以微信和手机QQ做为两大超级入口,从而盘活两大亿级产品的C端用户,同时可以吸引无数创作者、初版方。
当时,阅文集团高级副总裁张蓉也表示,在QQ阅读和微信读书上,内容的差异化筛选和精准推送都相当重要。
但是,数年过去,即便其平台在不断的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精确的分析用户的喜好,智能化推送,却依然避免不了定位模糊、内容彼此相互交叉的纠结。
众所周知,QQ的用户相对年轻,热衷关注个性化、娱乐化、互动性强的内容。
而微信读书的用户则相对成熟、年龄偏高。
因此,二者在产品设计上也各有侧重。不过,尽管阅文集团与腾讯合作的战略如此,在实际落地上,却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很显然,对于阅文集团,微信读书被寄予厚望,原本被视为是助力阅文集团分拆盈利上市的“核武器”。
要知道,彼时的阅文集团,处于长年亏损的状态。
据了解,2014年、2015年分别亏损2113万元、3.54亿元;2016年扭亏为盈,净利润为3040万元,但利润率仅为1.17%。
情况至2017年11月,阅文集团如愿上市才得以改观。
彼时,阅文上市首日,市值即逼近千亿,而微信读书自然也功不可没。
不过,微信读书也因为其在用户数据上抓取过度、商业化上过于激进、内容尺度上边界模糊,而屡屡伤害用户体验,因此也成为用户吐槽、投诉的重灾区。
例如,微信读书自4.0.0版本引入「故事」模块,当时还邀请全网的产品经理在线吐槽、号称微信读书的产品经理在线接怼。
结果出人意料,该功能确实引来上万条吐槽。质疑的声音主要集中在,故事里的内容都是市侩八卦,与安安静静阅读的环境不和谐,给人一种嘈杂无章之感。
更致命的是,数据驱动之下,标题党、碎片化、短暂快感成为这类信息流内容的特征,用户虽然禁不住去瞄几眼,但是微信的一些社交功能又让用户如同“裸奔”,隐私问题又给用户带来很多顾虑。
例如,很多网友直指「故事」模块的内容标题党大行其道,甚至内容有低俗之嫌。
尽管目前增加了很多用户个性化设置的功能。但是这段插曲,和当初支付宝上线“圈子”遭全网喊打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