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无“果”之争

折叠屏,无“果”之争
文章图片
撰文|吴先之
编辑|王潘
过去一个月 , OPPO、华为、小米、荣耀先后发布新款折叠屏手机 。 到目前为止 , 除蓝厂之外 , 主流国产手机大厂皆已“折叠” 。
国产手机品牌冲击高端的语境下 , 折叠屏的市场价值或许比不上战略价值 。
以华为、荣耀、小米、OPPO为例 , 四家折叠屏新品的起步价均位于7000元以上 , 甚至早前华为MateX2还一度将起售价拉高到17999元 。
至少在2023年苹果折叠屏手机问世之前 , 大厂们有两年窗口试探天花板 。 需指出 , 各厂争先恐后涌入折叠屏 , 是在供应链尚未产生规模效应的前提下发生的 , 短期成本依旧高企 。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CounterpointResearch数据显示 , 自打“性价比”牌以来 , iPhone13系列销量带动苹果重回强势 , 已连续两个月拿下中国市场销量冠军 , 甚至在11月市场份额达到了23.6% 。
另一端 , 国内手机厂商为了应对苹果降维 , 几乎已经豁了出去 。 前有余承东拿着P50Pocket , 大谈特谈补妆养颜之经验 , 后有赵明时隔三年再摔手机 , 行业上一次有这么热闹是几年前的事了 。
折叠屏与场景
高端化带来用户粘性 , 提升毛利率 , 没有背后供应链的支撑是不可能的事情 。
光子星球注意到 , 手机大厂一方面借由折叠屏实现升维 , 同时也在通过技术迭代调整既有供应体系 。 其中除小米MIXFOLD与华为两款折叠屏供应商相对单一外 , 荣耀与OPPO两家皆采用了混合供应商策略 , 相对有更多回旋余地 。
折叠屏,无“果”之争
文章图片
“小米与华为在供应链上有不同的逻辑 , 小米这些年一直在扶持华星光电 , 话语权也较高 。 而华为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 , 两款手机分别来自两家不同的供应商 。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光子星球 , 由于核心零部件受限 , 华为无法在规模上承接上游产能 , 只得寻求小而精、贵而佳的路径 。
这间接表明维信诺从小米供应商变为华为供应商 , 或许是有别的难言之隐 。
维信诺曾与小米联合开发CC9Pro的曲面屏与小米MIXAlpha的环绕屏 , 不过上述两款产品皆非走量 , 更像是小米投石问路的行为 。 在2021年年初成为华为核心供应商后 ,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维信诺的柔性屏量上不去 , 生产成本降不下来 。
“量没有优势 , 就只能在采购价上让步 , 在某些零部件上可能无法像其他厂商一样有议价能力 , 所以只能做高端 。 ”祸福相依 , 上述方向使得华为是所有国产手机品牌中 , 唯一能在万元上下反复横跳而不摔跤的品牌 , 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完成高端化转型的品牌 。
折叠屏,无“果”之争
文章图片
定价高 , 加上其他非市场因素 , 华为5000元以上的手机往往需要加价 。 例如P50Pro、P50Pocket两种机型 , 目前在渠道商处的现货都需要加600-800不等的价 。
同样是折叠屏 , 2021年上半年发售的机型与下半年发售的机型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 比较典型的是华为MateX2遭遇差评 , 在二手市场要么跌价处理(据称已在10000元以下) , 要么有价无市 。
上述人士认为MateX2卖得不好的原因有两个因素 , 一方面是定价高 , 市场接受能力有限 , “我有一万多块钱的预算 , 肯定会拿着与iPhone13Pro、ProMax权衡一下 , 何况还贵了大几千” 。 另一方面 , 折叠屏手机售出半年后出现屏幕折痕问题严重 , 售后较为频繁 。
AMOLED要求基板、阴极层、有机分子层、阳极层等每一层都具有可折叠性 , 这对工艺要求相当高 。 MateX2与同期其他国内折叠屏手进入市场后反响平平 , 很大程度上是国内供应链工艺不稳定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