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蕾斯|品牌场景营销指南( 四 )


那用在营销上面是什么样呢?随便举几个例子。
每次手机快没电时,人们一般会想起「共享充电宝」,但有部分人会想起“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
过年考虑送什么礼物时总有那句“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的广告语;当挤地铁看到旁人满头头皮屑,会想起“去头屑,就用海飞丝”。
这些都是将场景和产品进行记忆捆绑的广告,并对使用场景进行描述,也变相的提醒受众你会在什么场景使用它,给他什么类型的购买理由。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想推销一件产品写文案时,要先谈场景的原因。
不妨思考下,我的产品消费者会在什么场景中想到呢?我想你肯定第一时间会联想到使用场景对不对?
杜蕾斯|品牌场景营销指南
文章插图
其实场景切入口有很多,总结下有四个方面均可植入,分别为:注意力场景,兴趣场景,需求场景,购买场景。
注意力场景指在用户专注时进行广告投放,让广告内容进入大脑;这方面现在比较稀缺,若仅仅是瞥到广告那很难进入用户心智,如何利用好这个场景呢?
第一种是创造注意力;软文或软视频是最常见方式,通过KOL或吸引的话题创造出用户注意力,然后再把想要传达的内容展示出来。
如,杜蕾斯广告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娱乐性,用户愿意花费注意力在它的文案上。
第二种是利用现有注意力资源进行投放,如信息流广告,在用户浏览阅读的过程中插入相似的「品牌内容」。
我见过很多品牌满满表达欲唯恐消费者不知道,直白地将商品怼到平台上,这种方式不但不易让消费者记住,反之会产生不好的印象;另外影视剧植入也是不错的选择。
兴趣场景在传统行业里例子有很多,酒店里的矿泉水、方便面用户就比较感兴趣,或吃饭等位时很多人使用WiFi万能钥匙,有时我在思考此类群体到底是什么用户。
需求场景比兴趣场景更强烈,如果说兴趣是潜在用户那需求就是精准用户,区别在于兴趣只有部分用户,而需求已经可以满足这个需求。
此类最常见是「搜索」;如果用户搜索某个关键词,这显然是在找你;有人会问“用户已经要购买了”还需要「购买场景」吗?
有些品牌用户会做两次以上的比较后才决策,如付费会员的季度、半年和一年;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一般建议采用二选一法则,最多做到三选一;假设客户选择过多会因决策复杂而放弃选择。
除此外还有一种场景把它称之为「新场景」。
比如小罐茶和江小白的产品逻辑,外出旅行怎么方便喝茶,杜国楹就解决了此问题;喝酒中小聚、小饮、小心情时刻总能想到它。
因此两种产品提供的是「新生代场景解决方案」;当然现在的品牌已经不满足于新场景,还要进行「场景再造」来争夺心智。
一般如何做呢?这里有三个方法论:描绘新故事,制造比较效应,场景混搭组合。
四、三个重塑场景锦囊品牌都是带着温度和故事的产品与场景的组合,不同场景带来不同的附加意义;将品牌的故事变成用户的故事是营销的要素之一。
所以任何企业在塑造品牌时都要考虑品牌的理念,用故事来诠释理念;进而把品牌融入场景,进行品牌故事化,故事场景化。
最大限度的引爆人们的兴趣,触发沉浸式的参与和互动感,使圈层消费者愉快地理解和认可产品。
1. 描绘新故事首先从品牌的根基开始。前几年火爆全网的褚橙,归根结底是背后一个从巅峰跌落低谷再重新创造神话的传奇人物。
从“烟王”到深陷囹圄,褚时健的成功令很多人感叹,而后的营销便依次以「原点故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