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企业转型的新时代,夹缝中求生存

智能制造|企业转型的新时代,夹缝中求生存

文章图片

智能制造|企业转型的新时代,夹缝中求生存

文章图片

智能制造|企业转型的新时代,夹缝中求生存

文章图片

智能制造|企业转型的新时代,夹缝中求生存

1991年 , 陈士良这个名字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 , 备受关注 。
但是陈士良是凤鸣化纤厂厂长 , 在化纤厂干得风生水起 , 可就在这时候 , 一纸调令如同一盆冷水一样泼向了陈士良 , 使他火热的心逐渐冰凉了下来 。

这个指令便是任命陈士良为桐乡县化纤厂的厂长 , 桐乡县化纤厂在当时是个什么样的角色?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资不抵债 , 产量和效益在所在省份(浙江)化纤行业排名倒数第一 。
这就相当于把陈士良这只鹤赶进了鸡群 , 而这只鹤还必须教会这群鸡当鹤 。 这无疑是给陈士良带去了一个大难题 , 未来的路该如何抉择成了陈士良心中最难的决定 。 但也就是这个抉择改变了整个桐昆的命运 , 陈士良通过多次推演 , 最终下达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把产品有丙纶改为涤纶 。 丙纶是工业用途的产品 , 主要用来当地毯的 。 而涤纶则是生活用品 , 用来做服饰的 。

这在当时的人看来 , 无疑是扔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 。 不过事实证明陈士良的选择是正确的 , 有战略意义的 。 用我们现在的数据来看 , 丙纶一年的产量大约就是40万吨 , 而涤纶的产量已经超过了4000万吨 。 而这背后的大趋势则是倚靠着中国的人口增长量 , 在十几亿的人口基数下 ,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 , 对衣服的需求量不断地增长 , 这便是陈士良敢下定决心改变产品的底气 , 他也用事实证明了 , 他是对的 。
1991年陈士良为桐乡县化纤厂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 , 给出了一条企业的经营思路 , 开启了桐昆走向辉煌的新时代 。 也使得后面的20多年时间里 , 让桐昆有时间发展、积淀 。

2008年 , 金融危机的到来 , 给桐昆带去了一个突破的机会 , 时任桐昆第一领导人的陈士良再一次发挥出了他别具一格的战略眼光 , 当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 , 陈士良反而对自己产满信心 。 陈士良是一个有忧患意识的企业家 , 当形势不好的时候 , 他总能以最佳的状态应对 , 当局势大好的时候 , 他总是小心翼翼 , 他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馅饼 , 好事情的到来总是会伴随着危机的 。
就这样桐昆在陈士良的领导下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 时间一下在来到了互联网时代 , 进入互联网时代首要面对的便是企业的转型 , 数据化的革新对制造业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 。 让机器代替人工成了制造业不得不面对的事情 。
桐昆也想在互联网的浪潮中去分一杯羹 , 于是便决定做智能制造 , 他选择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合作伙伴——联想 。

当时的智能制造公司有华为 , 阿里 , 百度等 , 这些企业无疑都是智能制造界骁勇善战的将军 , 而联想在里面扮演的角色则类似侦察兵 。 因为桐昆要走的这条路就像即将踏入敌军的战场一样 , 不知道前面的地形如何 , 只能是依靠侦查去慢慢探索 。
智能制造无法靠闪电战 , 只能是步步为营 , 脚踏实地 。 第一步数据化 , 第二步数字化 , 第三步智能化 。 三者是一个递进关系 , 少了任何一步都不行 , 而且得按照顺序走 , 走错了也达不到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