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娃哈哈、京东背后的“女大佬”:从月薪1000到身家160亿,凭啥?( 三 )


机会是留给每一个有准备且有实力的人的 。 徐新初入投资业 , 就办成了足以成就一生的傲人业务:包装升级娃哈哈产业 。

1995年 , 彼时的娃哈哈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 , 创始人宗庆后找上了徐新 , 两人关于投资这一块的思想出奇一致 。
徐新对宗庆后提出的“瓶装水”未来表示十分赞同 , 立刻批了4000万美金给娃哈哈扩建厂房 , 提高产量 , 且花重金宣传娃哈哈广告 。
结果显而易见 , 娃哈哈品牌一夜之间名声大噪 , 成为了家家户户都会选择的矿泉水品牌 。 徐新也因此在投资业内占据了一席之地 。
失败中求得一线成功的机遇投资网易 , 或许是徐新这一生做过的最惊险刺激的一笔生意 。 1999年 , 徐新跳槽到荷兰的霸菱投资集团工作 。 就在这时 , 丁磊带着羽翼未丰的网易走进了徐新的办公室大门 。
丁磊那时并不擅长经营企业 , 只想做一个快乐的技术总监 。 于是请求徐新给自己找专业的管理人才 。 徐新在和这个年轻人交谈的过程中 , 感受到了互联网企业蓬勃发展的未来 , 于是下定决心要帮助他 。

徐新帮助丁磊找了专业的CEO , 并拿出500万美金投资网易 。 这让网易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上市 , 股价也随之上涨 。 就在徐新觉得网易已经走入正轨时 , 真正挑战这才开始 。
2000年 , 互联网行业遭遇了严重的泡沫经济危机 , 网易资金链断裂 , 股价疯狂下跌 , 市场股价更是一天低过一天 。 与此同时 , 网易还面临着接连不断的诉讼纠纷 。 一系列坏消息让徐新董事会的其他成员选择打包卖掉网易 。
有时 , 一天之内 , 徐新要先去投资集团和董事会其他成员交涉 , 在诉讼和骂声不断的压力下整理好情绪 , 就立刻赶往网易公司开会 。 但网易公司会议上也是接二连三的坏消息 , 会议期间 , 整个公司的气压低到谷底 。
但徐新一直坚持不能出售网易的想法 , 她和丁磊抗住了董事会那边一次又一次的压力 。 “我好像坐在火山口上 , 随时可能爆发 , 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 ”徐新这样回忆那段日子 。
那是徐新最艰难的一段时光 , 但她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 不让公司卖掉网易 。 她始终坚持认为互联网前景一片光明 , 如今只是暂时遇到困难 , 只要熬过着一段日子 , 网易不会让他们失望 。

终于 , 2002年 , 网易借着《大话西游2》的东风搭上了新时代互联网的快车 , 在漫长的等待中迎来了转机 。
这款游戏深受玩家们的喜爱 , 为网易中国互联网带来了新的盈利点 。 徐新的事业危机也随之而化解 , 徐新用坚持等到了网易高歌猛进的那一天 。
此后 , 徐新的投资事业蒸蒸日上 , 2005年 , 徐新创办了属于自己的今日资本集团 。 创业初期 , 徐新的团队只有6个人 , 他们每天奔波在世界各地进行演讲 , 平均下来每天能有2-3个答辩会 。
那段时间徐新心中十分慌乱 , 每个月公司账目都是亏损状态 , 但徐新还是坚持给员工们发工资 , 她自己却经常加班到凌晨、靠吃安眠药才能睡上一小会 , 每天都在濒临崩溃的边缘 。
但倔强的她从未想过放弃她不断地告诉员工们 , 只要坚持下去 , 未来一定会成功 。 正是她的坚持与真诚感动了员工 , 感动了客户 , 让大家在黑夜里更加憧憬光明 。
果不其然 , 仅仅三个月后 , 徐新的公司就拿到了第一笔资金支持 。 这笔资金有7000万元 , 这使得徐新的公司日常周转得到了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