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鲜生|300家店,百亿美元估值,盒马能否自力更生?( 二 )


100亿美金的估值高不高?至少可以说不低。横向对比,登陆美股的前置仓头部平台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目前市值分别为8.5亿和14.4亿美元;A股超市板块龙头永辉市值不足400亿元人民币,折合美元60亿左右;阿里以423亿元人民币完全控股高鑫零售,折合近70亿美元。
以此来看,盒马鲜生算是目前被资本寄予厚望的新型商超零售的代表。如果盒马最终可以实现IPO登陆资本市场,其市值可以比肩目前的零售龙头企业。
从资本角度看,估值是对企业未来几年盈利能力的预期,参考数据包括销售收入、净利润、净资产,以及整个市场的平均水平等。也就是说,至少一级市场对盒马未来是有正向期待的。
另一方面,生鲜零售行业的发展变化,或许也是阿里为盒马寻求独立融资的原因之一。
生鲜零售行业格局动荡,如同过山车。以2021年7月为分水岭,前半年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先后登陆美股,社区团购还是强弩之末;但到7月之后,随着“老三团”同程生活的破产、橙心优选等收缩裁员,情况急转直下。此外,同为新零售的永辉超级物种大规模关店;京东7Fresh在经历低迷期之后却宣布加速重启;阿里在2021年底还投资了生鲜超市T11……
如此错综复杂的行业格局,即便是被誉为新零售标杆的盒马,要想在竞争激烈的丛林生态中生存,似乎也非易事。
能否独立行走?
事实上,无论是已经进入二级市场的前置仓头部平台们,还是疫情后呈抛物线趋势的社区团购,生鲜做线上至今为止没有一家企业真正实现了盈利。
2019年,阿里巴巴财报显示,截至该年9月底,营运超过12个月的自营盒马鲜生门店,经调整EBITDA成功录得盈利。但扩大到公司整体,受制于商品毛利水平、仓店运营成本、损耗成本、配送费用等影响,无法持续盈利。
2022年初,也就是独立之后,侯毅发布内部信表示,盒马的目标是从现在的单店盈利,提升为全面盈利。耐人寻味的是,侯毅还提到,从“线上发展为主,线下发展为辅”到“线上线下共同发展”的双轮战略。
这句“共同发展”可以理解为,如果有足够的资本,盒马鲜生的开店速度会持续加快。
盒马作为新零售代表,最初是以30分钟配送到家和现吃现做大海鲜为特征,吸引中产阶级和年轻人重返超市。其间有过“舍命狂奔”的快速开店阶段,后来又变为“保命狂奔”。
而在业态发展上盒马也多方试错,前后尝试了大约10种业态。今天的盒马,应该说无论是主业态盒马鲜生还是新进抢眼的X会员店,在其大的发展方向上已经不再摇摆,服务中产阶级的家庭生活是盒马不同业态之间的共识,并将进入深耕细作的调整期。
如今,市场上新概念层出不穷,“新零售”似乎早已是明日黄花。但自阿里巴巴2016年提出“新零售”至今,
这次侯毅重提线上线下的共同发展,值得深思。这也许意味着盒马在新环境下思路和战略的调整与转变。此前侯毅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之前盒马70%的交易在线上,实体店存在不足。
背靠阿里时,互联网思维是盒马基因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会员拉新、引流这一套电商的基本动作也是盒马鲜生的常态。但随着行业形势的变化,特别是社区团购的崛起,意味着线下的交易场景中仍旧有巨大的潜在价值。而独立出来的盒马,或许会重新审视互联网数据驱动和线下门店运营的关系,从场景、产品、供应链几个维度回归服务消费者的零售本质。
在侯毅看来,消费者需要的是消费升级,而不是基础性需求满足。从定位来讲,盒马确实找到了所谓“中产阶级需要的超市”这样一个模型,比沃尔玛、永辉等大卖场稍微精致、定价略高,但比起华润Ole' 等真正的精品超市又显得平易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