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当年的华为接班人,叛逃后被任正非全力“围剿”,如今出狱咋样了( 三 )


任正非一直在留意港湾的经营 , 他希望李一男记得他们之间的协定:员工创业可以代理产品 , 但不能自主研发 。

2003年 , 李一男与钧天科技合作 , 共同优化光通信业务 。 这个举措顿时让华为内部出现了骚动 , 也让任正非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意识 。
李一男创业至今 , 能有如此成功都离不开他从华为带走的核心技术 , 以及人脉 。
华为内部顿时有很多人蠢蠢欲动 , 也想复制李一男的成功 。
光通信业务是华为当时的成熟盈利项目之一 , 每年收入达数百亿 , 对华为意义重大 , 不容他人染指 。
而李一男不仅自己涉足 , 还与国外资本联系紧密 , 一旦港湾网络进驻外资 , 李一男从华为带出的技术 , 就将暴露给外国人 。

由此引来的后果 , 恐怕不仅仅是华为一家受影响 。
无论从哪个方面考虑 , 华为都不能容忍李一男继续发展壮大 。
任正非终于下定决心创立“打港办” , 目标只有一个:将港湾网络赶出市场!
2003年 , 打港办正式成立 , 任正非一次性调拨4亿 , 让打港办全力以赴 , 洞察港湾网络的每一次行动 , 并及时参与港湾的大型竞标 。
竞标的规则由任正非亲自制定:只要港湾参与项目竞标 , 华为也必须参与 , 且价格不允许高出港湾 。
竞标输给华为其他竞争对手可以被原谅 , 但如果港湾竞标成功 , 则参与竞标的华为这一方项目负责人就地免职 。

高压政策下 , 全体打港办人员都严阵以待 , 仔细研究港湾的每一份财务报表 , 在各种招标会上与港湾进行疯狂的价格战 。
竞争最激烈的时候 , 港湾报价20万 , 而华为宣布:免费 。
在这种毫无保留的打击下 , 港湾的客户和业务都大幅度缩水 , 招标会也成了两家公司的无硝烟战场 , 其他参与竞标的公司受不了这种毫无底线的赔本竞争 , 被迫退出 。
外界评价两家争斗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
这场消耗战持续了三年之后 , 华为账面上的现金流亏损严重 , 但港湾付出的代价比华为更惨重 , 就连核心员工也被华为以各种办法挖回老东家 , 前途一片惨淡 。

原本看好港湾和李一男的国际资本也纷纷退出 , 李一男借不到银行贷款 , 无奈之下 , 决定把港湾上市 。
但李一男没想到的是 , 任正非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 , 在 2005年将港湾告上了法庭 。
李一男拿不出证据证明自己“清白” , 上市一事也就无疾而终 。
加上华为不惜血本的竞争 , 港湾又失去了至关重要的大客户 , 李一男在走投无路之下 , 被迫以17亿人民币的价格 , 把港湾卖给了华为 。
按照收购合同中的规定 , 李一男作为IT行业的尖端人才 , 要重新回到任正非身边 , 在华为呆足两年 。

李一男老老实实回到华为 , 这一次他收起了身上所有的傲气 , 变得沉稳而内敛 , 不久就被派到美国寻求合作 。
回国后 , 李一男在华为担任了一年的终端部副总裁 , 辞职离开华为 。
这一回任正非没有为他送行 , 也没有依依不舍 。
自主创业受到强力打压 , 参与内幕交易沦为阶下囚港湾网络虽然失败 , 但李一男创业的决心并没有被打垮 。
2008年 , 李一男跳槽到百度担任了首席技术官 , 主要负责无线和新技术发展领域 。
在李一男之前 , 百度曾经的CTO(首席技术官)是:李彦宏 。

但李一男在百度期间十分低调 , 和当年在华为的作风截然相反 。 在CTO任上 , 外界几乎没有听到关于李一男的重要消息 。
2011年 , 李一男离开百度 , 先后担任了中国移动12580的CEO、金沙江创投合伙人 , 一直到 2014年 , 他才找到了新的创业方向:电动自行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