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美国三大云厂正在拉大与中国同行的差距( 三 )


微软是典型的“水桶型”企业 。 云转型过程中 , 后发的微软云有传统IT存量业务 , 又收购、自研了一整套自有生态 。 微软云还与SAP、Oracle这类传统软件厂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 推动传统IT云转型 。
微软云收购、自研的目的是卡位关键领域、关键技术 。 自研应用中 , Teams办公协同软件获得超过20%的市场份额 , 和知名会议软件Zooms分庭抗礼 。 Teams不仅是企业软件市场的流量入口 , 还成为微软云旗下Power Platform、Dynamic等SaaS/PaaS业务的抓手 。 Teams甚至被Oracle、Adobe、Atlassian、ServiceNow等美国知名企业软件集成 , 扩大了微软云其他应用产品的使用范围 。
收购企业中 , Linkedin扮演人力资源SaaS角色 。 开源社区GitHub掌握了全球软件开发主导权 。 被收购49%股权的OpenAI与自研的Azure ML , 则是推进云与AI的深度融合 。
谷歌云目前仍维持30%-40%的收入增速 , 且亏损大幅收窄 。 谷歌云正在维持可控亏损 , 寻找差异化竞争 , 缩小与头部企业的差距 。
由于既缺少AWS的先发优势 , 又缺少微软云的历史积淀 , 生态建设也在起步期 , 谷歌云找到的差异化路径是 , 主打协同办公、数据分析、云上安全等PaaS/SaaS产品 。 由于AI计算正在成为云的新一轮竞争焦点 , 谷歌管理层称 , 2023年旗下的AI企业DeepMind将与谷歌云产品深度融合 。
在亚马逊AWS、微软云、谷歌云的竞争中 , 高营收、高利润的微软还在把竞争带入下个阶段:AI计算 。
微软管理层在2023财年二季度(即2022年四季度)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中说 , 微软正在用AI模型革新计算平台 , 新一轮云计算浪潮正在诞生 。 Azure ML智能算力收入连续四个季度增长超过100% 。
自动驾驶、医疗制药、高端制造等产业均高度依赖模型训练、数据分析、图像识别等AI计算能力 。 目前微软的AI计算有200多家客户 , 其中包括制药公司拜耳、审计公司毕马威 。

中国云厂的启发
中美国云厂商的营收、利润长期存在差距 。 双方国情不同 , 业务不同 , 且不在同一条水平线 。 (详见《
美国三大云巨头高增长真相
》)
2022年2月 , 一家国内云厂商高管对《财经十一人》说 , 中国云厂商和美国云厂商走到了岔路口 , 中国云厂商估值模型也会随之变化 。 不过 , 中美云厂商之间的路线分岔从三年前互联网云厂商大规模进入政企市场就开始了 。 这是市场需求差异决定的 。 双方客户需求模型存在差异 , 满足需求的过程中 , 技术模型也在分岔 , 外加政策法律模型变化 , 接下来可能需要重新自我定位 。
这些年来新冠疫情叠加外部政策影响 , 内部战略调整使得非国资背景的中国云厂商在2022年处于调整期 , 迫在眉睫的问题是低增长、低利润 。 Synergy Research首席分析师约翰·丁斯代尔(John Dinsdale)在2022年10月的研究报告中称 , 中国市场增速放缓是因为没有走在正常道路上 。
2022年中美头部云厂商的差距还在拉大 。 以微软云为例 , 营业利润率比阿里云高约40% 。 2021年微软云营收是阿里云营收的6.6倍 。 2022年前三季度 , 这一数据扩大为8.7倍 。
【微软|美国三大云厂正在拉大与中国同行的差距】
美国云厂商的既有经验是否能对当下的中国云市场有所借鉴?
多位云厂商人士对《财经十一人》表示 , 美国云厂商的高增长、高利润无法简单复制 。 中国公司要在学习美国云厂商的道路上找到自己的节奏 。 2022年 , 中国云厂商为了纠偏 , 采取了提高自研产品比例、缩减转售业务等策略 。 上述策略让中国云厂商减少了亏损 , 聚焦平台定位 。 但对比美国云厂商出现的新挑战是:AI算力投入不足、软件生态仍然薄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