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36氪首发 | 迈铸半导体完成1500万Pre A+轮融资,推进晶圆级微机电铸造技术的量产工艺( 二 )


2015年 , 顾杰斌博士的MEMS-Casting技术被中车看重 , 当时中车在探索用于磁通门传感器上的螺线线圈 , TSV是芯片式螺线线圈主要结构 。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研发 , 顾杰斌博士成功基于该技术满足了中车的需求 , 且将线圈的电阻从最开始版本里的30欧 , 逐渐降低到6欧 。
芯片线圈的应用场景很广 , 顾杰斌博士分享道 , 芯片化线圈做出来后 , 有很多人找上门来咨询能否生产其产品 , 他们从市场规模是否足够大、公司技术是否能解决问题、技术是否有优势三个主要维度来思考场景选择 , 公司也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寻找到更适合落地的场景 。
更加厘清了细分方向 , 将芯片线圈又细分为磁传感器、微驱动、微能源和功率磁器件四个方向 。 目前 , 迈铸半导体已延伸出用于军工、医疗、消费电子等领域的线圈产品 , 如用于手表上的陀螺发电 , 就属于微能源类型 。
μ-Casting(tm)线圈
根据产业需求 , 迈铸半导体已完成了多项设备研制及工艺开发 , 可满足4/6/8寸晶圆微机电铸造的工艺需求 , 完成了新研发中心建设 , 打通了MEMS-Casting技术应用的上下游工艺环节 。 不过 , 迈铸半导体短期内不会将半导体生产装备直接作为产品售卖 , 更倾向基于其装备为客户生产产品、提供服务 。
迈铸半导体有着20项知识产权专利 , 公司拥有全自主研发的技术 。 在产线建设上 , 2022年 , 迈铸半导体已完成了中试线的建设 , 该产线的设计产能是1个月300片左右的产能 。 目前 , 迈铸半导体正致力于优化工艺 , 探索和改进量产工艺 。 在商业发展上 , 公司正处于客户打样阶段 , 已完成近10个客户的产品验证 。
随着微机电铸造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以及各类应用可靠性验证的完成 , 下一阶段 , 迈铸半导体将主要聚焦实现量产 。
顾杰斌博士表示:“微机电铸造技术是一项原创性的技术 , 任何一项原创的技术要实现商业化应用基本都要迈过可行性、可靠性以及成本三座大山 。 经过这几年的积累已基本上迈过前面两座大山 , 公司发展下一阶段的目标是降低制造成本并实现量产 。 ”
【百度|36氪首发 | 迈铸半导体完成1500万Pre A+轮融资,推进晶圆级微机电铸造技术的量产工艺】在创始团队上 , 公司创始人兼CEO顾杰斌博士是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博士 , 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 具有10多年MEMS相关领域经验 。 公司核心团队主有着英国帝国理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一流教育及科研背景 , 在行业内平均工作年限超过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