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说说互联网卖菜那些事( 二 )


三、卖菜整出的4大模式1. 家家有本生意经,不断迭代新模式尝试生鲜零售渠道不断变革,历经30余年从传统走向现代渠道,但传统渠道仍占主导,新的业态层出不穷。
1985年开始开放生鲜经营,农贸市场占主导地位。2002年农超对接以后供应链优化,超市开始经营生鲜产品,用户消费拐点开始形成。2005年,生鲜B2C电商开始艰难探索,开启了生鲜电商的序幕。2013年,随着房地产大量开发,社区生鲜店跟着浪潮大量开店。
2015年,生鲜020概念盛行,店仓一体、前置仓、社区生鲜店接入线上等多种形式全面开花。
2016年,社区团购出现,更快更轻量全面铺开,引起大量社会关注。2020年疫情出现,餐饮停摆,生鲜需求转移家庭消费,大量渠道关闭推动线上买菜需求,生鲜电商渠道加速线上渗透。
【 生鲜电商|说说互联网卖菜那些事】通过激烈的零售竞争推动,消费者便捷需求凸显,推动生鲜电商业态演变迭代,不断朝着消费者的方向靠拢,不断刷新与消费者的距离(最后3KM-1.5KM-800M等),产生更深的买卖关系链接,满足用户更高的便捷性即时需求。
目前生鲜零售主流业态主要是4种模式,迭代逻辑主要从成长规模及盈利模型考虑,最终追求的是规模效应形成品牌认知,成本管控形成规模化盈利。
生鲜电商|说说互联网卖菜那些事
文章插图
按前置仓生意模型来理解各业态模式,从订单成本拆解看,前置仓最重的成本在于配送、营销、人工及损耗。
因为前置仓属于仓配到家模式,库容有限及可售SKU数有限,用户购买有客单天花板,没有线下自然客流及出清渠道,且每单需要配送。只能通过订单数提升,摊薄固定成本,才有可能有机会实现盈利。
而目前互联网巨头看好的社区团购业态,以销定采及次日统一配送,利用团长分销解决客流及免去店租,最终成本在商品让利及营销费用上,把业内最重的配送、损耗、店租等成本解决,且能够快速铺开复制,以上各种权衡下,的确是当下最优的业态模式。
同理可按前置仓生意模型去理解社区生鲜店及店仓一体店,在此我不做深入剖析,每个模式都有各自落脚点及业务生态考量,最终这个江湖会由谁来拔得头筹,还需要继续观望。
四、卖菜的终局1.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看谁撑到最后生鲜电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长期深耕供应链,提升经营效率,理解及满足用户服务需求,提供更多差异化的产品及服务,不断渗透用户,坚持下来才有可能活下去。
生鲜电商|说说互联网卖菜那些事
文章插图
卖菜的终局,我判断线上的占比会不断提升,但会有个极限,毕竟用户需要走到线下享受逛买体验,线上占比预计不会超过50%。另外,目前各个业态进入到胶着模式,比拼得更多是耐力,不断渗透不断抢占用户心智,撑到最后才能笑到最后。
本文由 @阿哲Roger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ixabay,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