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2022显示器选购终极攻略618(上篇) 办公与专业显示器( 三 )


关于接口部分由于各家标注的混乱性 , 建议大家入手显示器前 , 先查询一下显卡的规格 。

  • 常见的 VGA 最大 FHD(1920X1080)60Hz , 并且效果一般比 DP/HDMI 差
  • HDMI 1.4 接口一般支持 FHD/QHD 60Hz , 4K 方面只支持到30Hz
  • HDMI 2.0/2.0a/2.0b 则可以支持到 4K 60Hz
  • DP 方面一般都可以支持 4K 60Hz(除了特别老的机器) , 但是高刷新率支持还受限与显卡
另外在 HDMI 与 DP 的选择上 , PC 行业内其实 DP 是更优秀和先进的接口 , 无论是分辨率刷新率支持上 , 还是例如 FreeSync、G-Sync、VRR、HDR 支持上都优于 HDMI , 在连接 PC 方面可以无脑 DP>HDMI(唯一的例外是由于目前 DP2.0 尚未普及 , 市面上 HDMI 2.1 接口带宽方面是领先于 DP1.4 接口的) 。
▼常见分辨率、刷新率对接口的需求(根据显卡不同 , 实际还会有额外的限制)
名词&参数解释
尺寸
显示器的尺寸是以对角线长度进行标准 , 单位为英寸(1英寸等于2.54厘米) , 常见的显示器尺寸包括18.5、21.5、23.6/23.8、24.5、25、27、31.5、34英寸等 。 显示器的尺寸之所以是这些数值 , 是由于显示器所用的面板是在一块更大的玻璃(母版)上切割而成 , 因此母版尺寸下经济切割(切割效率最大化)加上长宽比形成了目前主流的尺寸 。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23.8~31.5英寸16:9屏幕是比较主流的 , 少量厂商在推广例如16:10等更窄的屏幕 , 宽屏用户则分布在34、43等不同尺寸上 。
分辨率
显示器的主要参数之一 , 代表显示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像素点的个数 , 比如 FHD 显示器 , 拥有1920X1080=207.36万个像素点 , 4K 则拥有3840X2160=829.44万个像素点 。 常见分辨率:
  • FHD:1920X1080
  • WU:1920X1200
  • QHD:2560X1440
  • QHD+/WQHD:2560X1600
  • 4K:3840X2160
  • 5K:5120X2880
  • 8K:7680*4320
主流分辨率、PPI 以及尺寸汇总图
为了方便大家查询 , 我这里汇总了从18.5~70英寸 , 主流分辨率显示器的尺寸、PPI、长宽参数信息供大家参考 。 可以看到25英寸21:9宽屏显示器高度与18.5英寸16:9显示器类似 , 29英寸宽屏则与23~24英寸16:9显示器接近 , 34英寸显示器高度则对应27英寸16:9显示器 。
▼2021/10更新 , 加入了28英寸4K和28.2 3:2(MateView)
刷新率
刷新率代表显示器1秒时间可以显示的画面数量 , 目前一般显示器的刷新率为60Hz , 120Hz 及以上的显示器一般称作高刷显示器 。 更高的刷新率每秒显示的画面更多 , 直观感受画面会更加流畅与顺滑 , 同时一般也会带来更低的延迟与响应时间 。 不过对于主流办公用户来说60Hz刷新率是足够的 , 而对于游戏玩家(尤其是车枪球玩家)来说高刷新率显示器可以带来更好的体验 。

不过虽然理论上刷新率越高越好 , 但是刷新率在提高到特定刷新率之后 , 提高同样的刷新率对于流畅度的改善是递减甚至指数级衰减的(但是对降低响应时间依然有一定效果) , 目前主流高刷显示器集中在120~165Hz 左右 , 这个价位段的产品相对来说性价比最高(刷新率足够高 , 价格合理) 。
亮度
亮度的单位为 nit(尼特) 或 cd/m^2 1nit=1cd/m^2 , 数值越大代表显示器最大亮度越亮 , 亮度是在选购时很容易被忽略的一个参数 。 一般入门级显示器的亮度都在200~300nit , 如果你使用显示器的环境靠近窗户 , 那么亮度更高的显示器有助于对抗窗口入射光造成的反射(雾面屏也更适合这个场景) 。 像 HDR10+、Display 等标准中还涉及峰值亮度的定义 , 由于峰值亮度定义方法不同(白色色块占全屏占比) , 普通用户日常选购关注标准亮度就足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