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HR SaaS持续生长,北森能否收获行业硕果?( 二 )


站在企业角度 , 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大致只需要三个阶段 , 前期架构模式设计、中期工具和服务选型、后期实施与维护 , 其中又产生了两种合作模式 。
其一 , Workday这样的国外巨头提供软件 , 它们形成了自己的集成商合作伙伴体系 , 与埃森哲、IBM , 等公司一起 , 为企业提供周边工具、报表等综合服务 。
其二 , 在国内 , 由于企业使用习惯和成本考量等多种原因 , 北森这样的一体化厂商往往是大客户的集中选择 。 因为大客户更重视效率、专事专用 。 相反 , 钉钉等工作平台提供的基础人事管理一般被需求不复杂的中小企业选择 。

一体化的含义 , 是指所有模块都构建在一个统一的PaaS层上 。 同时在功能层面 , 招聘、绩效、测评、学习培训等模块覆盖企业和员工全生命周期 , 一次性提供完整的HCM数字化解决方案 。

北森主要基于自家的iTalentX平台为企业提供招聘一体化HCM SaaS解决方案 , 表象是服务一体化 , 内涵则是明确HR体系的职能服务于谁、创造什么价值 。 因此 , SaaS化还能持续跟踪客户需求的变化 , 实现对应的敏捷开发、快速部署 。
大、全、快让北森彻底把握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痛点 。 根据招股书 , 北森在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12个月内 , NDR(订阅收入留存率)高达119% 。 老客户付费比上一个周期增加19% , “用了就离不开” 。
本质上 , 向客户提供HCM解决方案时 , 也是在提供一种信息系统层面的咨询服务 , 既要知道客户现在需要什么 , 也要有能力预测客户还会缺乏什么 。 最终 , 这个系统越来越大 , 也越来越一体化 。
SAP、Workday都是这样完善自己的整体系统 。 区别就是 , 受益于软件历史基础和市场发展领先性 , 北森的商业化还不能和巨头媲美 。 但在理念上 , 大家将走向类似的终点 。
穿越SaaS的迷雾兑现价值
SaaS正在迎来好时代 , 但绝对不是一个站在风口上就能起飞的时代 。 企业客户不是C端喜欢追逐潮流的个人消费者 , 不会“冲动消费” 。
北森招股书中援引灼识咨询的数据显示 , 以2020年收入计算 , 北森是中国最大的云端HCM解决方案提供商 , 占有12.0%的市场份额 。 这个数字不低 , 但显然距离市场想象中的领导地位还有差距 。
下一步 , 北森除了继续保证产品跟得上市场需求之外 , 还要加强洞察趋势变化 , 积极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教育 , 甚至担起促进行业加速转型的重任 。 只有把蛋糕做大 , 才能让行业有更多机会诞生 。
有趣的是 , 也是在2001年的那次中国HR软件发展研讨会上 , 当时的主流公司就表达了致力于开拓市场的观念 。
比如时任深圳硕旺公司总经理陈谏说:“很多客户提不出很好的思路 , 都是我们的咨询顾问给他们做出调研 , 给他们建立比较完善的HR体系 , 然后再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 。 所以说 , 我们在引导客户的需求 。 ”
时任SAP中国区HR业务拓展总监蒋歆说:“我们经常要花很大的功夫去培训我们在中国的客户 , 尤其是像那些连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软件都不清楚的客户 。 帮助客户分析自己的需求 , 学会与客户进行沟通 , 对HR系统商非常重要 。 ”
二十多年过去了 , 历史是个圈 。
HR SaaS回归源头 , 依然是在信息化基础上管理不同角色的人 。 本质上 , “北森们”最大的利好其实是“人”属性的变化 。 随着职场主力人群更替迭代 , 有更灵活的模式加持 , HR SaaS最终会展示不可替代性价值 。 当然 , 这个过程注定要穿越许多迷雾 。
一方面 , 对比Workday来看 , 北森与其估值差距较大 。 北森和Workday在IPO前估值都在20亿美元左右 , 但受益于成熟的美国市场 , Workday2012年上市前的收入数字是1.195亿美元 , 是北森2021财年上半年收入的两倍左右 , 后者为3.13亿元人民币 。 现在 , Workday市值超过400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