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华为手机,靠情怀已经战不动了( 二 )


长期要盯住苹果 , 但是短期定价要看清现实 , 制定合适的策略 , 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 。 到今天 , 华为的最大对手 , 显然已经不是苹果 , 而是它过去播下的龙种——今天已经成功登顶中国市场第一位的荣耀 。
多项性能与荣耀高度同质化
大家直接看图吧 。 定价高达12999元的保时捷设计HUAWEI Mate 50 RS , 长这个样子 。

今年3月份首发定价7999元的荣耀Magic4 至臻版长这个样子 。

6799元起的HUAWEI Mate 50 Pro 。

定价5899元的荣耀Magic4 Pro 。

五千多的HUAWEI P50 Pro 。

四千多的荣耀70 Pro+。

除了多个主打机型 , 设计造型雷同 , 华为M系列与荣耀高端机型的屏幕抗摔能力的性能也高度相似 , 而且都同样采用了纳米微晶玻璃 。
两者在摄像头的广角镜头以及微距镜头的能力也高度相似 。
有时候 , 让人难免怀疑它们是不是共用着同一套文案 。
可以确定的是 , 两者显然用着同一套的基因图谱 。
未来商场无父子 , 今天已经划清界限的华为与荣耀 , 恐怕难免正面对垒 。
微创新依然很有想法 , 但没有能打的
虽然造型以及多项性能与昔日的子公司荣耀高度雷同 , 华为还是制出了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想法以及创新 。
其中最具科技感 , 并且备受瞩目的当然是卫星通信能力 。
华为Mate50系列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硬件能力 , 当身处荒漠无人区、出海遇险、地震救援等无地面网络信号覆盖环境下 , 可通过畅连App将文字和位置信息向外发出 , 与外界保持联系 , 并支持多条位置生成轨迹地图 。
这种卫星通信能力固然罕见 , 但是这种极端情况 , 非常低频 , 并不是用户的日常刚需 。
另外 , 华为Mate50具备4460mAh电量 , 华为Mate50 Pro具备4700mAh电量 , 而且支持66W有线快充 , 50W无线快充 , 以及7.5W无线反向充电 。
突出的是华为创新的用电模式 , 为Mate50系列支持创新应急模式 , 在近乎没电的情况下 , 依然可以通话、扫码 。
根据华为实验室测试结果 , 在1%低电量下可智能启动聚能泵 , 手机可继续待机3小时 , 或通话12分钟 , 或亮码10次 , 或扫码4次 。
这种用电模式 , 并没有多大提升华为手机的续航能力 , 只是将最后百分之一的电量进行了优化分配 , 给用户留出一些救急的空间 , 让人不至于堕入突然断电的窘境 。 对于越来越依赖手机的人们来说当然是一个很好的创新 , 也很值得其他公司学习 。
根据用户痛点 , 通过技术研究创新 , 进行产品的各个层面的创新依然是驱动智能手机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 也是智能手机走出同质化的红海市场 , 赚取超额利润的必由之路 。
但是这种创新 , 其实并没有对续航能力构成突破性的创新 , 而且在用户更为需要的快充能力上 , 相对友商们动辄100w的快充 , 甚至已经呼之欲出的额200w快充 , 华为的快充能力略显不足 。
4700mAh的续航能力 , 在4800 mAh电量已经成为街机标配的今天其实已经落了下风 。
这种超级省电模式 , 最终依然主要受制于与其他友商差别并不大的电池续航能力 。
从整体续航能力来看 , 华为手机并不占优势 , 包括低频的卫星通信能力 , 都并不足以支撑华为目前在核心能力短缺的情况下的、远远高出友商旗舰机型的超高定价 。
多项核心能力依然欠奉
面对这个核心能力欠奉、黑科技有限、价格奇高的华为发布会 , 甚至有网友笑言 , 要把寒气 , 传递给华为 。
另外 , 从设计造型、影像以及研究团队都与华为一脉相承的荣耀 , 今天已经在中国市场吃尽了华为手机业务受限后的红利 , 今天华为回来 , 可以说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跟荣耀这个昔日子公司的对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