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关于搜索,我总结了这些( 二 )


搜索作为一种工具,具有很强的用户主动性,帮助用户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找到自己的目标项。
【 用户|关于搜索,我总结了这些】在系统中,信息不是自己产生的,它们放在哪里,信息里面包含了什么词,对于用户而言,一无所知,在信息爆炸的今天,除了搜索别无选择。
因此搜索变成了刚需,但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要一开始就要先做搜索。“别人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这种逻辑要不得,凡是都有成本,有利有弊,是否值得做,要看个方便是否合适。
不要高估搜索对网站的作用,也不要低估建索引的成本。
第一是空间成本。
可以想象下,如果对深圳市的户籍记录按照人名建一个索引,再按照毕业学校、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等建索引,是需要占用很多空间的,建的索引越多,使用起来虽然会方便,但是空间成本也就高了。
如果我们把产品里面的内容都建立起索引,索引本身建立的空间,大约是原来内容总容量的50%。也就是说如果你的产品的服务器原来是42t,现在只有21t来存放用户生成的各种数据,要留出21t来放索引。当然,服务器的内存还是足够大的,占用多了,产品的速度会成倍地下降。
除了创建索引外,全表搜索也是搜索信息方式,是将所有记录一一取出,和查询条件进行一一对比,然后返回满足条件的记录,这样做会消耗大量数据处理时间,并造成大量输入和输出操作。
第二是时间成本。在产品的初期,所有的研发都是在围绕产品的核心需求进行开发,对于数据量还不大的产品而言,优先满足高频的场景功能是更优先的。
二、搜索的条件1. 用户有明确的目标当用户有明确目标时,会通过搜索来找到目标项,从而快速的找到自己所需的目标项。当用户想要买一瓶洗发露,会打开淘宝进行搜索;当用户想买一本电商产品的书籍,会打开知乎先了解,找到想要的那本,然后去某宝搜索进行购买……等等。
系统内数据量大。
2. 产品数据量大产品内数据量足够多,用户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快速找到自己的目标,可通过搜索进行查找。
一个只有50条数据的资讯网站,用户在查看寻找时,翻找5页就可以了,不需要通过搜索来找到目标项。在产品的初期,也不需要急急忙忙地把搜索的功能堆砌上去,可优先考虑核心用户高频的场景的功能,等数据量上来了,再进行版本的迭代,避免资源的浪费。
三、什么样的场景下会使用搜索功能?用户在使用某产品时,想要找某个目标项,但是不好找,这种时候,就需要搜索功能。能够通过关键词帮助用户快速定位想要的数据。
由此可以看到搜索场景的特征有:数据量大、目标项(关键词)、目标项不好找,没有办法通过分类或者翻页快速的找到目标项。
【得到APP】在产品初期也是没有搜索功能的。产品的种类有限,主要是为用户提供音频课程,刚开始的课程较少,用户通过课程分类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课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的音频课程数量的增加,以及产品种类的扩展:听书、看书、锦囊等。为了方便用户快速找到自己的目标项,上线了搜索功能。
故可以得出,搜索的场景:在某一产品中,内容数据量大,无法通过翻页,以及分类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项时,这个时候就靠搜索了。

  1. 首先,我知道自己要什么?
  2. 其次,我知道去哪里找?
  3. 最后,通过搜索功能快速查找到。
不同的产品,搜索到的信息是不一样的,想要买一颗生菜,就要去叮咚买菜、每日生鲜、美团买菜,而不是百度、知乎、小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