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团队|这所大学为何能成为企业科研“福地”

科研与产业发展“两张皮” , 是长期困扰我国创新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 在充满创新基因的深圳 , 同样面临这方面的问题 。 为此 , 深圳近年来不断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 , 构建更加完善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 。 产学研深度融合成效如何?创新要素是否实现了高效流动?经济日报采访人员日前深入走访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 , 通过具体案例的调研剖析一探究竟 。
深圳 , 作为基因里深藏创新密码的创新型城市 , 如今正努力向世界一流创新之都迈进 。 在如火如荼的科技创新中 , 科研与产业发展“两张皮”一度成为困扰创新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 如何才能破解创新难题 , 不断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 , 构建更加完善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近年来 , 深圳不断寻找着自己的路径 。 日前 , 采访人员通过深入走访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试图通过解剖这只“麻雀” , 一探深圳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进展情况 。
设备共享激活动能
步入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安全研究中心 , 只见一台台快速检测设备正在恒温恒湿无尘环境下平稳工作着 。
“学校实验室配置的废水重金属含量快速检测进口设备 , 价格最低的也要七八十万元 , 每启动一次大约需要2000元成本 。 ”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宏杰告诉采访人员 , 对中小企业来说 , 增添这类设备、配置专职实验人员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 而且 , 企业样本检测次数不多 , 采购必要性不大 。 但对于学校来说 , 实验室每天都会检测批量样本 , 一家企业的几个样本拿到这里检测成本极低 。 可以说 , 科研仪器设备共享为企业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投入 , 为企业创新发展增添了助力 。
曾经 , 随着我国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领域投入逐步增加 , 设备利用率低下、分散闲置问题随之而来 。 “一段时间里 , 由国家财政出资购买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分布在各个高校、科研院所、龙头科技企业 , 彼此之间交流比较少 , 造成了设备闲置浪费现象 。 ”深圳市智能终端产业联盟副会长章炜告诉采访人员 。
为实现资源充分利用 , 国家相继出台相关政策 , 要求加快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的开放共享 。 对此 , 深圳市政府出台《促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 成立深圳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资源共享管理中心 , 专职推动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 , 提高大型科学仪器的使用效率 。
“科研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 , 最终目的是提高使用率 。 ”哈工大(深圳)科技处处长赵轶杰告诉采访人员 , 高校和科研院所引入科研仪器设备首先要充分满足自身科研任务 , 在此基础上 , 积极主动做到应享尽享 。 目前 , 哈工大(深圳)400余台单台套价格在30万元以上的科研仪器设备均上传到深圳市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 , 其余仪器设备通过线下或横向课题的形式向企业开放共享 。 仅2020年 , 他们就面向20家企业签订21项测试服务合同 , 金额达900余万元 。
“我们正在建立校内科研设备管理中心 , 在学校已建立几个院级平台的基础上 , 推动科研仪器设备全面高效开放共享 , 实现科研仪器设备有效运转 。 ”赵轶杰介绍 。
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 , 也让哈工大(深圳)有机会使用其他科研机构的重要设备开展研究 。 徐睿峰是哈工大(深圳)计算机学院院长助理 , 也是鹏城实验室双聘研究员 。 他的研究团队曾使用由鹏城实验室和华为联合共建的鹏城云脑Ⅱ智能超算装置开展研究 。 “鹏城云脑Ⅱ并非普通云脑 , 是有1000P(每秒百亿亿次)AI算力的大科学装置 , 堪称智能超算的国之重器 。 ”徐睿峰介绍 , 此前建成的鹏城云脑一期 , 平均每天运行500多个科研任务 , 可支撑上千名科研人员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