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造车的远水难解卖车的渴:华为不造车的小心和野心!

特斯拉|造车的远水难解卖车的渴:华为不造车的小心和野心!
文章插图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资本计划,创业邦经授权转载,图源:摄图网。
远走美国造车的贾跃亭,再度回归高光之下:法拉第未来于北京时间7月22日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当天宣布全球启动限量300台的FF91“未来主义者联盟版”预订,至7月25日早上已全部售罄。
据悉,优先预订金额为5万元,而整车在美国售价高达28万美元,在中国售价约为280万元,其风头、价格胜过宾利。电动汽车市场的火爆可见一斑。
同样,刚刚发布的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也令造车新势力们分外眼红:季内交付量突破20万辆,净利润首次超过10亿美元。单是第二季度来自中国的市场收入就高达28.59亿美元。
对比,因受制裁打压的华为,运营商业务在高利润的发达国家受到很大限制,而面向消费者的终端手机业务,也到了无米下炊的地步。原本每年3月份发布的华为P系列手机,持续跳票至7月29日发布,更尴尬的是,拥有5G技术优势,在4G手机退市的今天,P50系列却只能卖4G版本。
2019年,华为手机出货2.4亿台,位居全球第二,那是华为手机的高光时刻;至2021年第二季度IDC手机季报显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前5名已经找不到华为了。即使发布新品,华为手机业务现在也只是无奈地在市场刷一波存在感。华为亟需新业务来弥补手机业务的失血,这项新业务的重担就落在“造车”上。
外部市场也对华为造车给予极高期望。2020-2021年上半年,凡是和华为造车有关的上市公司,股票一路跳涨。但华为则不断对外“否认三连”:华为不造车,也不会控股和投资任何汽车企业。
而针对华为内部的极大分歧争议,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更是直接签发《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文件,重申: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文件甚至明确: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如果说过去10年是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时代,那未来10年则是智能电动汽车和万物互联的时代。智能电动汽车发展迎来历史性的风口,2020-2021年,网络科技巨头阿里、百度、小米先后宣布下场造车,甚至地产龙头恒大也跨界横插一脚,为什么华为却坚决宣布只造件、不造车呢?
帮车企“造好车”30年来,华为坚持针尖战略,从几十人、到几百人、几万人,持续性对一个针尖的领域进行攻关、突破,这个领域就是“通信”。在这个领域,华为先后怼掉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朗讯等行业巨头,在5G领域独领风骚。而5G通信技术就是华为的核心利益所在,拥有大量基础专利技术。
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绕不开通信基础技术。传统汽车厂商及其零部件供应商、下场造车的新势力和网络巨头们,只能拥抱通信技术厂商,寻求达成专利许可协议,避免专利风险。
据统计,全球汽车保有量突破10亿辆,整个汽车市场的通信技术专利许可费规模将至少高达100亿美元。一场专利许可大战,早已经悄然打响了。
如果华为直接造整车,很显然将与各大汽车厂商形成正面直接竞争,各大汽车厂商势必不愿与华为达成专利许可授权,从而把潜在的合作伙伴推向诺基亚等行业竞争对手,损害华为的核心利益。
据诺基亚的财报显示,大众、沃尔沃、奥迪、宝马、保时捷、劳斯莱斯、宾利等众多汽车品牌均已与其先后达成专利许可合作。对此,华为希望拉拢汽车厂商而不是树敌,通过零部件许可方案,以更低费率,实现对汽车厂商和市场的广泛专利许可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