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阿里生活服务打法浮出水面:不做超级APP( 二 )


另外一个值得留意的话题是出境旅游,尽管受到疫情影响而处于冰冻状态,但这恰好是飞猪的优势赛道。去年澳门恢复签注办理后,飞猪赴澳门的机票销售在十一黄金周暴涨15倍。若疫情控制情况还转,出入境游放开,这个领域的竞争也会是个有趣的故事。
而高德作为一个工具型的入口,在地图导航业务中用户量远超百度地图,稳居行业头部地位。
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20半年大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高德地图MAU超过5.3亿。而在2020年12月百度财报中才披露,百度地图MAU达到3.16亿。
不仅如此,基于高德在地图导航领域的扎实地位,其衍生出来的生活服务功能也正在崭露头角。
以打车业务为例,据晚点报道,2019年12月,高德日均接送乘客单量不足百万,一年后,日均单量达到 150 万,峰值时突破 200 万单,同期滴滴网约车(包括花小猪)为 3000 万单,而 T3 出行、美团打车、曹操、哈啰、首汽等都为几十万单量级。
实际上,7月以来高德动作频频。7月15日,俞永福宣布高德平台向“出门好生活开放服务平台”转型升级。同时,高德地图新招了相声皇后于谦老师做代言人,在电梯间疯狂地刷存在感,拼命向用户传递一个信息——在高德,可以找美食、酒店、订票了。
种种表现,高德的下一步将不局限于是地图工具类APP而已,生活服务俨然是必争新赛道。
基于上述“飞高了”各自的业绩可以看到,三者走势,虽殊途,但同归。如何不丢各自阵地,又能形成新的生态合力,是这个矩阵的必答题。
交锋只是一时诚然,分拆来看,饿了么的业务与美团外卖重叠;飞猪的票务和酒旅业务则是与美团、携程的酒旅业务重叠;而高德则是基于地图业务对标百度地图,基于打车业务,仅次于滴滴。
但从深层次业务逻辑上,美团打造的用户场景,是一个完整的流量闭环,而阿里的本地生活板块,则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空间,二者的打法截然不同。
具体来说,对于外卖、美食、酒店、出行、门票等业务,美团的打法是横向平铺,将用户聚合到一个平台上,实现流量转化,且服务范围集中在本地场景,这是服务消费的一个子集。
而阿里的打法是纵向布局。当然了,这么做的前提是阿里的用户规模和入口数量远大于美团,运营资源和资金的实力也不可同日而语。所以,生活服务板块不用太为流量发愁。饿了么负责一切到家业务,高德负责一切“到目的地”业务,飞猪则是在酒旅度假等业务上持续深耕,作深供应链。除了本地场景之外,这里面还能囊括大量远途和跨境的场景。
尤其是高德,在这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一个极易被忽略的事实在于,任何本地生活服务都是基于LBS(围绕地理位置数据而展开的服务)能力。其虽然不直接面向用户的消费场景,却充当了所有消费场景的基石。
无论外卖、酒旅、出行、餐饮到店等无一不来自地图导航能力,这也是阿里在这方面最大的优势所在。
在具体场景应用上,这种极高频的流量,将与现有的供给和履约能力发生新的化学反应。
举个例子,在今年年初,饿了么联合高德推出了“地图找药”服务,近10万家饿了么合作药店整体上线高德,在300个城市实现24小时送药到家服务在此合作中,不仅是出门在外的消费者可以在高德上方便地搜寻到附近相关药店、相关药品;有送药上门需求的消费者,也可以快速找到提供线上送药服务的药店,直接通过地图进入饿了么页面,进行下单、完成买药。
在此场景中,饿了么让高德能够在继续“做轻”的路线下快速接入了大量药店供给,高德则为饿了么提供了来自新消费人群的流量、进一步提升了药品供给的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