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华为捅破天了吗?卫星通信现状与展望( 二 )


但服务灾区的普通移动通信 , 中移动还是派出的无人机 , 使用无人机上的基站进行信号覆盖 , 这是面向基础通信服务的基本盘 。
马斯克难破局 , 民航飞机WIFI或尝鲜
据媒体消息 , 运营商T-Mobile宣布和马斯克星链合作 , 将在中北美甚至全球提供无缝的手机通信覆盖 。但这只是概念 , 目前马斯克的星链建设远低于它的目标 。甚至可以说按照现在都发射速度 , 星链是个永远都无法建成的网络 , 因为卫星是有寿命的 , 现有的发射速度和进度远远不够 。包括使用费用 , 现在星链的月租费上百美元 , 和我们宽带包年差不多!
所以星链现在也就能在北美进行一定程度的覆盖 , 并且依赖巨大的天线 , 而作用也只是宽带网络 , 并不是手机的通信和数据 , 马斯克和T-Mobile的第一步 , 也和华为类似 , 先从卫星消息做起 , 就这也不是立刻能实现 , 要等马斯克的新卫星上天才行 。
并且T-Mobile也要定制手机 , 因为卫星通信和频段和普通移动通信的也不一样 。而且相对于接受基站信号而言 , 接收卫星信号所需要的硬件体积要大的多 , 而且信号也远不如基站稳定 。
资费贵、手机大、信号差、网速慢 , 基于这几点 , 对于中国“基建狂魔式”的建设能力而言 , 即使某天真的出现这种手机 , 在国内也没有市场 。
现在坐飞机 , 有不少飞机上提供了机上WiFi , 这其实是基于卫星通信的 。但根据笔者亲身体验发现 , 这种卫星上网不仅价格昂贵 , 而且网速非常慢 , 仅能实现微信定位和微信文字传输的功能 。
为何网速差?这是因为卫星使用的是KU波段的转发器 , 下行带宽只有50M , 一架飞机或者说一个区域内共享这个带宽 , 因此也只能是群里文字聊天 , 难以支撑流媒体 。
卫星高昂的制造费用、发射费用以及有限的能力 , 注定了这种技术只能通过成本来服务于应急或是商用 。在航天卫星发射依旧依赖化学能源成本居高不下的前提下 , 我们出门拿着手机就联上卫星打电话 , 目前只能是个美好的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