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新“太空出差三人组” 每个人的故事都不简单

担任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指令长的是航天英雄翟志刚 。 2008年 , 在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中 , 他成为“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 。
作为中国首个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 , 这次是王亚平2013年执行神舟十号任务后再度进入太空 , 她也将成为首个出舱的中国女航天员 。
在加入中国第二批航天员队伍11年后 , 这是“80后”叶光富第一次执行太空任务 。
1.就是要飞天 , 第二个10年才是真正的考验
“我已出舱 , 感觉良好!”翟志刚穿着印有“飞天”字样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代舱外服 , 挥动五星红旗 , 在深邃无垠的太空中显得格外壮美 。
我们不知道的是 , 当时 , 费尽周折打开舱门的翟志刚准备出舱时 , 轨道舱却响起刺耳的火灾报警声 。 在生死未卜的风险压力下 , 翟志刚和同伴临时改变了出舱程序 , 决定先展示五星红旗 。 他们抱定的信念是:宁可自己回不去 , 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 。
同样鲜为人知的是 , 从1998年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开始 , 翟志刚曾数次备份 , 数次与任务擦肩而过 。 新的任务一开始 , 他又要从零开始 。
在翟志刚看来 , 第一个10年是奋斗的10年 , 想事不多 , 就是要飞天 , 第二个10年才是真正的考验 , 每天都要重复最基本的训练 。 他说:“神七一夜成名后 , 我要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稳定下来 , 扎扎实实地训练 , 让辉煌变历史 , 最难 。 ”他做到了 。 今年55岁的翟志刚航天生理功能始终保持在优良等级 。
翟志刚说:“最难的不是训练有多难 , 工作有多难 , 学习有多难 , 最难的是如何能够把一件简单的事 , 用最高的标准和热情十遍百遍地做好 。 ”
2.如果可能 , 我要做那个向太空挑战的人
作为中国首个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 , 这次是王亚平2013年执行神舟十号任务后再度进入太空 , 她也将成为首个出舱的中国女航天员 。
2003年 , 杨利伟实现中国人千年飞天梦 。 当时只有23岁的王亚平心底的小火苗“腾”地被点燃了:“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如果可能 , 我要做那个向太空挑战的人 。 ”
神舟十号任务时 , 王亚平完成了一堂精彩的太空授课 , 这是一堂在地面无法1∶1彩排的课 。 最难做的水球实验 , 地面支持团队担心水球随时会破裂 。 王亚平耐心细致 , 不慌不忙 , 水球完美呈现 。
在此次任务中 , 出舱是超大负荷的活动 , 作为女航天员要花费更多的努力才能做到 。 她清楚地知道:太空环境不会因为女性到来而改变 , 也不会因为是女性就降低门槛 。 在体质训练中 , 她总走得最晚 , 还经常和其他航天员比一比谁的肌肉块更强壮 , 并为自己的胳膊练粗了而欣喜 。
王亚平说:“成为航天员后 , 我发现自己做了很多以为自己做不到的事 , 这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 ”
3.每一个航天员 , 不是在飞天就是在为飞奋斗
在加入中国第二批航天员队伍11年后 , 这是“80后”叶光富第一次执行太空任务 。
5年前 , 在意大利撒丁岛 , 6名满身泥土的航天员从探险6天6夜的洞穴中走出 , 其中一张中国面孔就是叶光富 , 他作为中国航天员代表参加了欧洲航天局组织的洞穴训练 。
撒丁岛高山深处的喀斯特地貌地洞 , 阴冷潮湿 , 险象环生 , 这种与太空类似的极端环境 , 是评估和锻炼航天员的理想场所 。 叶光富肩负任务设备 , 或在悬崖峭壁中攀爬 , 或在垂直的深洞中升降 , 或游过暗藏危机的河流 , 最终顺利完成任务 。 随行摄影师评价他“似乎永远也不知疲倦” 。
叶光富曾是一名飞行员 。 与飞行员不同 , 航天员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准备飞行 。 叶光富很清醒 , 他认为人生的精彩就体现在漫长而又艰辛的奋斗过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