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北京商报曾为传统百货指明新道路的“自营业务”似乎陷入冷热两极化。|新世界自营业务走向没落( 二 )


同时 , 北京老佛爷百货在商场一层高化品牌的调整之后 , 也引入了自营品牌EDITBeauty美妆集合区 , 并引入澳诗茉等北京首店 , 强化了高化品类的差异化 。 北京汉光百货的自营业务也由最初的十几平方米的专柜 , 发展到现在涵盖了家居、文具、玩具、童鞋、母婴、服装多个品类 。 汉光百货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采访人员采访时透露 , 预计今年在自营业务方面还将发力男装和小家电品类 。
可见 , 自营业务对于百货而言 , 几家欢喜几家愁 。
加强自营产品复购率
面对自营业务的两面性 , 百货究竟未来要不要继续做自营?中国商业地产工作委员会主任郭增利认为 , 自营品牌是百货、商场强有力的竞争手段 , 也是消费者心中商场独特性的具体体现 。 这类品牌的出现使商场成为货源的控制者 , 使其有更强的主动性和接轨市场的能力 , 自营的产品也能更加符合商业体自身的产品预期 , 以更严苛的标准满足会员制消费者的购物需要 , 增强消费黏性 。
经营自营品牌 , 百货的角色不再是二房东 , 更多的是品牌运营方 。 在郭增利看来 , 自营品牌比拼的是复购率 , 而高复购率的维系 , 一定是依靠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誉度 , 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 长期的运营投入和运营决心不可或缺 。
对此 , 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表示 , 消费者逛商场更加注重体验逛商场的感觉 , 一些新奇的品牌和小众限量商品更受消费者欢迎 , 这也是商场设立自营店的最初目的 。 但自营店最大的风险就是库存压力 , 如果销量不好 , 反而会拖累商场业绩 。
即使项目数量不断缩减 , 但新世界百货始终没有放弃对自营业务的探索 。 新世界百货在财报中表示 , 未来将进一步扩充户外、露营和滑雪等运动装备及潮流电子等高热度高需求商品 , 在满足中高端消费群体对高品质商品和优质生活追求的同时 , 新世界百货将继续对部分门店进行升级调整 , 引入高端家居生活用品和设计师作品 , 结合微信小程序运营 , 线上线下协同发力 。
本文转自:北京商报曾为传统百货指明新道路的“自营业务”似乎陷入冷热两极化。|新世界自营业务走向没落】差异化管理和精细化运营是自营品牌打响名声的利器 。 郭增利强调 , 要充分了解和分析品牌会员 , 在了解品牌会员的精准需求之上做符合标准的选品 , 通过打造新消费场景 , 增强消费者精神体验感染力 。 与传统购物中心的运营不同 , 在自营品牌上 , 商场更要在日常管理上投入更多的资源 , 做数字化、信息化的专业延伸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刘卓澜王思琦/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