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雷军纷纷入场,上半年这个赛道融资超50亿,百亿市场正乘风而起( 二 )


对于用户来说 , 这些问题导致家庭服务机器人是一个痒点而非痛点 。 “对于这样一款充满科技感的新鲜产品购买的决策很容易下 , 但是你很难长期使用 。 ”因为人们会因尝鲜想要购买一台并不算太贵的、看起来很高科技的机器人产品 , 但这种新鲜感会因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导致边际效用降低 , 久之 , 很多人会把扫地机器人收了起来 。
02
一超多弱根据用途不同 , 家庭服务机器器人分为家政服务机器人、教育服务机器人、娱乐服务机器人、养老助残机器人、安全监控机器人等 。 目前 , 市场上的家庭服务机器人主要是以地面清洁机器人为代表的家政服务机器人 。
马斯克、雷军纷纷入场,上半年这个赛道融资超50亿,百亿市场正乘风而起】以家庭为边界 , 目前来看 , 石东华认为家庭服务机器人狭义来说只有一种 , 也即扫地机器人 。 而广义上来看 , 则有很多种 。 他将智能家电看作家庭服务机器人 。 这意味着智能冰箱、可声控的空调和电视机等都可以算得上“家庭服务机器人” 。
马斯克、雷军纷纷入场,上半年这个赛道融资超50亿,百亿市场正乘风而起
文章图片
(索道投资创始合伙人石东华)在下文中 , 石东华根据索道投资这几年的观察 , 还将扩大、延展家庭服务机器人的范围和定义 。 其实 , 在这里 , 他已经开始延展了家用服务机器人的定义 。 某种程度上 , 他将家庭服务机器人看作家用电器的升级 。 如果套用这个定义 , 家庭服务机器人已经无所不在了 。 甚至当汽车实现了自动驾驶功能 , 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机器人 。
就具体落地的场景和机器人形态而言 , 比如迎宾接待、教育、陪护、养老、自动售贩、仿生类机器人 , 他并没有看到它们在短期内大规模落地的可能性 。
他觉得情感类机器需要结合机器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 。 机器人需要能够听懂人的话 , 看懂到人的表情 , 并理解所处的场景气氛 , 这就需要多模态的感知能力 , 其中最大的瓶颈是自然语言处理 。 他认为做到这一点 , “可能要很长 , 甚至长到遥遥无期 。 ”
娱乐机器人的市场也不大 。 索道投资也看过一些乐高类的、偏教育类的、电子宠物类的机器人 。 但它们的耐受期都非常短 , 新鲜劲一过 , 它们都会被扔到脑后 。 它们只是玩具 , 还没有从玩具变成有一个有用的工具 。 反倒像扫地机器人有一定功能属性的机器人 , 更加容易进入到家庭场景中 。
03
群雄逐鹿 , 专业能赢目前 , 家庭服务机器人赛道的玩家大致有以下三种出身:专业机器人品牌、传统家电企业和互联网巨头等 。 在市场的竞争中 , 它们具有各自的优劣势 。 目前 , 石东华认为专业机器人品牌最有可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 跑出来的可能性比较大 。 未来 , 石东华认为每一个专业品类都会有一个独立玩家 , 专注在自己的应用场景中 , 不断地凭借自己在场景中所获得关注度提升产品所承载的消费者满足感 , 进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壁垒 。 比如科沃斯充分利用电商渠道崛起的红利以及资本红利 , 及时地登陆资本市场 , 快速拉平与传统家电厂商等竞争对手的距离 。
在石东华看来 , 传统家电企业的优势非常明显 。 它们有品牌优势、渠道优势以及丰富的线下网络和产品品类 。 它们能够自然而然地延展出一款家用服务机器人 , 丰富现有的产品线 。 比如海尔、美的均推出了自己的扫地机器人产品 。 某种程度上 , 它们在传统业务的优势 , 也成为在新赛道的负担 。 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出现 , 往往需要有一个新的IP来承载 。 传统家电企业的家电属性比较强 。 在消费者的影响里 , 很难将机器人与之挂钩 。 老的家电属性很难承载扫地机器人等新产品所需的新鲜属性、新潮玩的IP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