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2022年,折叠屏开始体验为王( 五 )


在此之前 , 手机厂商只能基于 Android 系统自行开发针对折叠屏的功能 , 比如平行视界、响应式布局等 。 问题是各家厂商太过分散 , 功能和提供的 API 都不尽相同 , 即使开发者看到了折叠屏手机在高端市场的快速增长 , 也不可能针对每一家厂商都进行一一适配 。
越努力越尴尬 。 手机厂商在系统层面进行了大量的开发和定制工作 , 不断改进多任务、多窗口等功能 , 但没有第三方开发者进入 , 整体的折叠屏生态就无从谈起 。 当然 , 手机厂商也尝试过从主流 Top 100 的应用下手 , 主动上门求合作 , 包括微信、网易云音乐、小红书等 , 甚至华为和 vivo 还做了 UI 自适应引擎 , 实际效果和应用范围依然太小 。
整个 Android 生态 , 也只有谷歌能做到了 。 谷歌提供统一的 API 和设计规范开启之后 , 开发者也有了一个明确的适配目标 , 不需要针对各个手机厂商进行适配 。
目前 , 谷歌旗下主要的应用都已经基本完成了折叠屏的适配 , 第三方跟进的也不少 , 在国内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是淘宝和微信 。 这意味着所有折叠屏手机不需要专门适配 , 直接就能使用面向大屏交互优化的淘宝和微信 。
前者是所有大屏设备的噩梦 , 不仅是 Android 平板 , 包括 iPadOS 也基本放弃适配 , 适配平行视界后才稍微能用 。 相比之下 , 微信针对折叠屏及平板做了较多的适配 , 不仅折叠和展开状态下自动改变应用布局 , 也支持了平行视界 , 可以分屏同时查看朋友圈和小程序 , 又或者聊天窗口等 。
无论从哪个角度 , 微信对折叠屏的适配 , 对于国内折叠屏用户都有极大的正面意义 。
作为一款国民级应用 , 微信在国内移动互联网生态中的重要性无需多言 , 小程序生态的间接适配同样提高了折叠屏手机的日常使用体验 。 而微信的适配也直接拉开了常规手机与折叠屏手机在使用微信时的体验 , 遑论微信引起其他第三方应用的关注 。
写在最后手机不只是硬件 , 就像 iPhone 的成功还在于 iOS 和 App Store 。 折叠屏手机当然也是 , 脱离硬件或软件谈体验都是不切实际 。
今天回顾折叠屏手机的短暂历史 , 会发现手机厂商从早期专注「大屏」的体验和宣传 , 已经逐渐过渡到对折叠屏的「短板」补足 , 开始从基础的日常握持体验出发 , 不断改善折叠屏手机的折痕、系统体验 , 以及搭载更多的顶级配置 。

小米 MIX Fold 2 , 图/小米
但手机厂商始终无法解决应用生态的问题 , 当然不是他们不努力 , 而是手机厂商在整个 Android 生态的位置决定了 , 市场份额如三星也始终无法主导开发者的生态 。
不管如何 , 折叠屏手机发展了两年 , 谷歌总算重视起来 , 越来越多第三方应用开始适配折叠屏和平板设备 , 微信的适配 , 也是对国内折叠屏手机市场更是一剂强心针 。
不过 , 国内手机厂商希望通过折叠屏手机抢占高端手机市场依然不容易 , 除了彼此之间的竞争 , 苹果依然是悬在所有厂商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
苹果在做折叠屏一点也不让人意外 , 然而谁也不知道苹果何时推出 。 但凭借对整个生态的控制力以及对开发者的号召力 , 苹果一旦入局势必将以更快的速度实现应用生态的适配 , 届时折叠屏手机的市场必然又是一番腥风血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