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英伟达绝对优势不再?( 二 )


在个人消费领域 , 英伟达总体来说还算收敛 , 基础的30系除了旗舰3090和后续推出的3070Ti、3080Ti外定价都还算是正常 。 但是在专业显卡领域 , 英伟达的高端型号基本要价四五万元 , 使得企业想要搭建出一套新的深度学习系统 , 或将需要数十上百万的成本 。
不可否认的 , 英伟达的GPU性能提升确实让相关领域的发展以及游戏玩家的体验有了明显提升 , 但是高价之下又有多少企业、玩家可以享受到呢?实际上 , 在steam的统计中 , 3060、2060、1660甚至1060等甜点级显卡才是玩家的主流 , 意味着大多数玩家的预算价位是2000-3000元之间 。
AMD与英特尔能否成功狙击英伟达?
目前来说 , 没有一家GPU相关的半导体企业可以单独与英伟达抗衡 , 即使AMD也只是在消费级领域勉强追上英伟达 , 却在专业领域被完全压制 。 英特尔因为有着极高的核显出货量 , 所以名义上是全球最大显卡厂商 , 不过在独立显卡市场却是名副其实的“萌新” 。
从英特尔目前的产品性能来看 , 暂时是无法威胁到英伟达的 , 但是英特尔大张旗鼓进入市场自然是有备而来 。 比如目前仅在RTX 4090上提供支持的AV1编码 , 在英特尔的A系列显卡上则是标配 , 而英特尔也在寻求更多的合作 , 希望可以更多的进入到企业市场的应用中 。
不过 , 短期内英特尔在专业领域和消费领域都只能是作为AMD、英伟达之外的最后选择 , 或许媒体工作者会钟情于英特尔的显卡 , 毕竟是支持AV1中最便宜的显卡 , 同时在性能上又远超核显 , 在音视频编解码工作上的性价比非常高 。

图源:英特尔
如果说AMD与英特尔可以保持默契 , AMD以降价挑战英伟达的中高端产品 , 英特尔以性价比打击英伟达的低端和入门级产品(前提是驱动优化到位 , 可以发挥出硬件原有的性能) , 那么在个人消费领域里 , AMD与英特尔的联手或许真的会给英伟达造成不少麻烦 。
需要注意的是 , 目前的英伟达性能提升很大程度来源于功耗的增加 , 进而导致了供电接口烧毁等问题的出现 。 显然AMD的追赶也对让其产生了急迫感 , 不得不强行拉高性能上限 , 但是对于普通玩家来说 , 如此高的性能其实意义不大 , 反倒是功耗过高带来了许多其他问题 。
而在英伟达强势的深度学习等领域 , 不管是AMD还是英特尔都暂时看不到狙击成功的希望 , 因为性能差距实在是太大 , 而且大量的相关算法库都基于英伟达的计算卡设计的 。 对于大型企业来说 , 时间与结果往往比设备成本更重要 , 如果花100万美金可以加快研发进度一个月 , 我想没有企业会拒绝 , 除非承担不起花销 。
或许正是意识到消费级市场未来的不确定性 , 英伟达正在更多的押注专业领域 。 今年的英伟达发布会中 , 个人娱乐领域的介绍仅占整个发布会时长的五分之一 , 剩余时长都聚焦于企业和工业市场的应用 , 深度学习、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影视等多个行业都是英伟达接下来的核心 。
不过 , 企业端的需求同样存在不确定性 , 随着全球经济持续低迷 , 许多互联网及科技企业都在削减开支 , 硅谷史无前例的大裁员对整个行业影响巨大 , 以至于大量的数据中心等中长期项目都处于在被迫取消或暂停 。
虽然 , 对于英伟达来说 , 目前的性能优势足以让其保持3-5年的领先 , 但是AMD与英特尔显然不会坐以待毙 , 随着GPU在各个市场的应用越发广泛 , AMD与英特尔并非没有可能在GPU市场复刻一次“锐龙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