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马斯克、雷军纷纷入场,上半年这个赛道融资超50亿,百亿市场正乘风而起( 三 )


互联网巨头非常理解消费者 , 也有巨大的流量优势 。 它们也擅长用互联网打法打出一片天地 。 小米便是利用互联网打法在家庭领域成功布局的例子 。 “小米刚开上市时 , 雷总一直强调小米是一个互联网企业 , 但大家都不买单 , 但现在看起来 , 小米确实有点像一个互联网企业 , 因为它用互联网的思路正在打造一个家庭物联网生态 。 ”
石东华提到消费者第一次购买小米的产品挺难的 。 但一旦购买了第一个产品之后 , 再买其他产品则很容易接受 。 其原因有二:一 , 赋能单品 , 小米的营销手段、雷军本人的IP可以快速地向市场推出其第一个市场空间巨大且颇具市场势能的品类 , 而后横向拓展品类 。 二 , “打群架” , 通过互联网基因将所有产品构成家庭互联网的统一体 , 将产品的网络效应发挥到极致 , 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
【Java|马斯克、雷军纷纷入场,上半年这个赛道融资超50亿,百亿市场正乘风而起】
(小米产品矩阵 , 截图自小米官网)
即便互联网巨头的优点突出 , 但当下的石东华仍然坚持自己的判断:将来专业机器人品牌能够跑出来 。 他的判断建立在用户的体验上 。 他认为每个人都是非常个性化的 。 打磨消费品需要长时间的软硬件的积累和专业知识的积累 。 任何一个微小设计 , 比如扫地机器人开关的位置 , 都能够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 一个不留意会因接下来的设计点形成累加效应进而导致产品在捕捉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心理的过程中 , 频频失分 。 就像石东华说的:一个优劣势会在长跑中显现出来并放大 。
在家庭服务机器人赛道 , 目前涌现一批后起之秀 。 多年投资过程中 , 石东华对其画像、共性打法做了梳理 。 这更增加了他对当下判断的信心 。 就像他提到的:新技术永远掌握在年轻人手里 。 而每次新技术的出现都会带动一波传统产业的升级 。
1.年轻人和“老法师”的结合
石东华罗列了他心目中理想创始人的特点:年轻;有点极客精神;有一定的工程能力 , 能够把全新的产品进行量产 。 因为年轻人往往技术嗅觉敏锐、对新事物接受速度快、产品的定义能力强且擅于捕捉消费者心理和消费理念的变化 。 工程化的能力是加分项 , 有了更好 , 如果没有 , 可以请“老法师”补短板 。
年轻人与“老法师”的组合 , 是目前石东华看到的常见的组合类型 。 非常优秀的年轻人搭配上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法师”或者一位股东来帮他补上运营和供应链 , 尤其是供应链和工程化的短板 。
大疆汪滔和他的导师、港科大李泽湘教授便是这样的组合 。 李泽湘在机器人领域耕耘颇深 , 被媒体誉为大疆、云鲸背后的“无名英雄” , 曾于1999年创立固高科技 。 目前固高科技是中国市场份额最大的运动控制器供应商 。 攻克高速数字马达的追觅科技的“老法师”是小米供应链 。 小米供应链的帮助它补了短板 。
“在共同享有的供应链体系之下 , 让本身没有工程化经验的小伙子 , 能够快速上量 , 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够实现十万级的出货量 , 其中供应链非常关键 。 ”
2.品牌搭建&资本助力
石东华不想过多强调技术的重要性 。 他把技术作为支点 , 并围绕支点丰富整个生态 。 比如供应链便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 在他看来 , 技术只是必要条件 , 并非充分条件 。
打造品牌和借力资本 , 也能够抢占消费者心智 。 某种程度上 , 公布融资消息也是企业向外界释放的正面信号 , 有利于消费者形成正面的企业影响 。 在石东华看来 , 以技术为支点撬动一个新品类 , 这需要先打磨技术、工艺 , 再量产放大;其间辅助以资本、品牌塑造 , 才能够形成企业成长的有机体系 。 “在某些特殊土壤、特殊时间下 , 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 , 它才能成长为一棵大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