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宁晚报2022中国-东盟建筑业论坛、建博会在南宁举行|机器狗活泼吸睛 造楼机3天“建”层楼( 二 )


一旁的模型是“住宅造楼机” , 全称高层住宅高效施工装备集成平台体系 , 属于“空中造楼机”从超高层向高层住宅楼应用转变 , 能够为普通住宅项目建造提供空中“移动工厂” 。
“住宅造楼机”结合普通住宅项目结构特点与施工工艺组织模式 , 在轻量化施工集成平台技术基础上集成遥控布料机、可开合雨篷、自动喷淋装置、模板吊挂、精益建造等功能 , 实现了全天候高效施工与精益建造高效融合 , 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 改善了作业环境 , 安装周期缩短40% , 整体造价降低35% 。
在中建四局展区 , 红蓝相间的移动式智能厂房建造机模型非常醒目 。 据介绍 , 移动厂房建造机是一款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领域的模板支撑和安全防护设备 , 可广泛应用于钢筋混凝土工业厂房等狭长类建筑 。 主要构件由“后方”工厂精准加工 , 前端通以“搭积木”式建造 , 设备通过整体升降实现模板的结合和分离 , 一栋厂房施工完成后 , 设备可整体移动至下一工区 , 达到快速组装、安全可靠、质量优良、绿色环保的效果 。
在元宇宙内共赏广西传统村落美景
元宇宙与传统村落结合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在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展区 , 初步完成的元宇宙传统村落的期刊样稿 , 即将在香港面向东盟发行 。
据了解 , 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结合传统的规划建筑设计项目 , 正积极开展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 2021年 , 该院在国内首先提出乡村信息模型(VIM)概念 , 创新性地依托地理信息、遥感测绘、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传统村庄保护和开发平台 , 目前已经建成V2.0版本 。 下一步 , 将和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对平台进行升级 , 打造面向东盟元宇宙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 , 将广西美好的乡村文化和传统向东盟国家输出 。
“该项目希望通过结合传统规划建筑技术 , 实现数字保存、数字监测、数字传播及数字修复等功效 。 ”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交通发展规划院院长李伦表示 , 借助数字化技术对濒危历史文化街区建筑、乡土建筑实现数字化抢救和保存;借助空间观测技术对重点保护的传统历史街区、村镇建筑、格局和环境灾害等进行实时监控保护;对历史文化建筑数字化保护成果进行多维数字化传播 , 如三维虚拟展陈等;根据数字化档案对因自然、人为或灾害损毁的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村镇进行修复等 。
不仅传统村落与元宇宙等新概念紧密相连 , 新建建筑也有了更多热词 。 中国建筑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总工程师委员会理事长毛志兵表示 , 建筑业是传统能耗“大户” ,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 , 未来“零碳”建筑、被动房、低能耗住宅将成为绿色建筑的重要发展方向 。
本次建博会 , 被动房项目亮相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展区 。 据介绍 , 被动房也称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 即通过采用大量创新技术手段 , 使建筑节能效率达到90%以上 , 建筑制冷、制热、照明、电梯和生活热水等五项能耗折合整年度耗电量 , 可低至20度/平方米 , 比普通建筑更节能、更舒适、更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