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靶向肾上腺素受体的新型小分子激动剂,可以口服且无镇静副作用( 三 )


文章图片
3所学校、1个研究
据介绍 , 该研究经历了小分子筛选及药理学研究、结构生物学研究及小分子优化、体内动物实验等阶段 。
因为疫情的原因 , 徐俊在三所不同学校 , 参与并开展了三个不同阶段的研究 。
第一阶段 , 徐俊在清华大学医学院读博期间 , 就开始和实验室的师兄袁道鹏博士开展Alpha2受体、及其下游信号蛋白复合物的结构研究 , 以更好地理解其信号传导机制、并开展药物研发工作 。
他们同时研究了Alpha2A和Alpha2B两个亚型 。 其中 , 袁道鹏博士与合作者首先得到了Alpha2B与右旋咪唑的高分辨冷冻电镜结构 。
刚拿到结构模型的时候 , 徐俊的导师BrianKobilka教授 , 建议利用该结构进行计算虚拟筛选 。 对于该结构来说 , 它是当时冷冻电镜解析的最高分辨率的GPCR、与下游G蛋白的复合物结构 。
因此在论文发表之前 , 他们便将结构模型发送给了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BrianShoichet实验室进行分子对接实验 。
与此同时 , 徐俊这边继续进行Alpha2A有关的结构研究 。 2019年底 , 课题组完成了虚拟筛选 , 并由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教授PeterGmeiner课题组完成了前期的药理学实验 。 结果发现 , 在筛选的小分子中 , 其中多个具备非常好的体外活性和功能选择性 。
2020年初 , 正值新冠疫情爆发 , 徐俊也因为刚刚毕业而无法返回清华继续开展实验 , 同时也无法前往美国开展博后研究 。 这时 , 他的导师BrianKobilka教授建议他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科比尔卡药物创新研究所 , 从事一段过渡性研究 。
“此时 , 我们实验室的前同事杜洋博士刚刚在港中深建立起自己的GPCR结构药理学实验室 , 这为该课题的后续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徐俊表示 。
在此期间 , 他们不仅解析了Alpha2A受体、与其内源性配体去甲肾上腺素、以及右旋咪唑等传统Alpha2激动剂的高分辨结构 , 也针对刚刚筛选出来的新型小分子化合物 , 完成了结构解析工作 , 阐释了其与受体的识别机制 , 并基于新的结构信息做了进一步的小分子优化工作 。
“在完成结构生物学研究和优化之后 , 这时主要由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AllanBasbaum课题组开展动物实验 , 并对小分子在体内的活性进行研究 。 ”徐俊表示 。
而在此时 , 徐俊也已经来到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开始博士后研究 。 在那里 , 他和大家一起完成了数据分析、论文撰写、投稿等 。
在后续工作上 , 一方面针对已有的小分子 , 合作团队正在进一步开展优化、以及后续的临床实验 , 以期能够推向临床应用 , 针对这些小分子也已经申请美国专利 。
另一方面 , 尽管已有的冷冻电镜结构提供了初步的结构基础 。 但是 , 对于新型激动剂功能选择性(偏向性)的分子机制 , 这些静态的结构还解释得不够清楚 。
除此之外 , 目前的这些激动剂都不具备亚型选择性 , 即它们可以同时激活Alpha2A、2B、2C受体 , 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副作用 。 因此 , 开发具备亚型选择的小分子 , 也是他和所在团队正在努力的方向 。
据介绍 , 徐俊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 , 毕业后被保送至清华大学攻读生物学博士学位 。 期间 , 他有幸加入到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BrianKobilka在清华的实验室开展GPCR的动态结构研究 。
因在博士期间的优异表现 , 毕业后受到BrianKobilka教授邀请 , 前往其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实验室进行博后训练 , 继续从事有关GPCR结构、动态以及药物研发的工作 。
目前 , 徐俊正利用各种生物物理手段 , 比如液体核磁、单分子荧光能量共转移、电子双共振等 , 继续研究这些小分子对受体、以及下游复合物结构的动态调控 , 以期更好地了解其作用机制 , 从而为继续优化小分子提供理论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