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拒绝饱和式攻击 荣耀用品质来“与朋友 共未来”

荣耀|拒绝饱和式攻击 荣耀用品质来“与朋友 共未来”

文章图片

荣耀|拒绝饱和式攻击 荣耀用品质来“与朋友 共未来”

文章图片

荣耀|拒绝饱和式攻击 荣耀用品质来“与朋友 共未来”

无论是从市场销量、存量还是声量而言 , 荣耀X系列产品即使放在全球范围 , 都是相当重量级的产品序列 。 自2013年首款荣耀3X开始 , 经历过去8年的积累 , 荣耀X系列累计用户已经超过了9000万 , 而直到现在依然有至少4万名荣耀3X在网用户 , 这样的时间跨度和用户留存 , 无疑是荣耀X系列品质的最佳证明 。
12月16日 , 荣耀X30系列新品正式发布 , 这是荣耀今年第2次更新X系列产品 , 与以往不同的紧密节奏 , 既有特殊形势使然 , 同样也因为对于X系列 , 荣耀在独立之后有了新的认识和规划 。
当然首先可以明确的是 , 今年属于特殊情况 , 以后荣耀X系列仍将维持一年一代的稳定更新 。 而看了发布会的观众不难发现 , 相比于以往X系列重参数的讲述 , 荣耀X30更多将关注重点放在了产品的品质和用户真实体验之上 , 这其实是X系列定位和品牌定位都有所改变的直接体现 。

不被裹挟地从需求出发
先说产品 , 在最近一次与荣耀的交流中 , 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荣耀对“满足档位需求”的理解 。
虽然厂商宣扬自己产品的理念时 , 经常强调“适合”这一概念 , 强调自己是为了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 。 但在实际打造产品时 , 却很难有品牌敢真正以“供需平衡”作为标准 , 大部分的厂商都会选择一些卖点参数进行加强 , 当然 , 羊毛出在羊身上 , 这部分的加强必然伴随着一些隐性成本的缩水 。
厂商们“言行不一” , 一方面是因为对于需求的把控难以做到百分百精准 , 留一定余量是很合理的做法 , 只是有的可能已经超过了合理的范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大环境长期以来都抱有“我可以不用 , 你不能没有”这样的想法 , 网络用户经常会要求一些有明确定位的产品去满足本就不属于其目标的需求 , 厂商们为了避免在这样的口头对比中失利 , 也只能选择随大流 。
但这样的坏处是 , 产品卖点高度趋同 , 本来拥有特点的产品无法发挥 , 而为了堆砌卖点 , 从其它方面抠的成本又反向导致体验出现短板 , 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提升 。
所以荣耀的选择是首先就要避免“饱和攻击”式的溢出 , 在成本有限的产品上 , 更要将重点回归到体验本身 , 坚持双轮驱动的产品开发理念 , 一方面洞察消费者需求 , 另一方面则从对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和探索出发 。 洞察消费者需求层面不必多说 , 荣耀领先行业的换机周期已经证明了真正选择并使用荣耀产品的用户 , 其需求的确是得到了更好的满足 。 而技术和研发方面我们对荣耀倒是又有了一些新认识 。
【荣耀|拒绝饱和式攻击 荣耀用品质来“与朋友 共未来”】
用技术打造更佳体验
新认识的来源就在于荣耀今年以来已经多次首发了包括骁龙778G、骁龙778G+、骁龙695在内的高通平台芯片 。 不同于骁龙8 Gen1这样的旗舰平台是大家都盯着 , 多头并进 , 骁龙6系和7系本身庞大的出货量属于重要但营销红利又没有那么大的 , 所以排除了在营销方面的作用以外 , 这些芯片反而能专注于“首发”这个事本身 。

这些芯片在研发的过程中 , 高通为了都会找一个有技术实力的厂家作为Alpha客户 , 这个客户需要和高通一起通过大量的测试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 从而令芯片能提前商用 , 直白一点来说就是起到高通研发过程中加速开发的作用 , 而真正能良好胜任这一角色的Alpha客户 , 自然能赢得高通的尊重 。 所以荣耀能获得这些中端主力出货芯片的首发位置 , 不仅因为其市场体量 , 更因为其技术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