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症状|长期便秘可引发猝死

便秘是一种很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 , 据统计 , 其发病率为2%~28% 。 随年龄增长 , 便秘患病率明显增加 , 老年人群约1/3有便秘症状 。 便秘虽然算不上什么大病 , 但长期便秘 , 却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 老年人发生便秘 , 过分用力排便时 , 可导致脑血流量供应不足引起昏厥:还可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而高血压患者便秘 , 排便用力还可引起脑血管意外 , 甚至发生猝死 。
怎么才算便秘?目前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推荐使用的罗马Ⅲ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
症状必须包括以下≥2项:至少25%的时间排便感到费力;至少25%的时间排便为干球状便或硬便;至少25%的时间排便有不尽感;至少25%的时间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感或阻塞感;至少25%的时间排便需要手法帮助(如用手指帮助排便、盆底支持);排便次数<3次/周 。
在不使用泻药时很少出现稀便 。
没有足够的证据诊断肠易激综合征 。
诊断之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 , 且近3个月症状符合诊断标准 。
当然 , 每个人的排便规律是不尽相同的 。 有些人可能是4~5天才排便一次 , 但是没有粪便干结、排出不畅等不适症状 , 则不属于便秘范畴 。
临床上 , 便秘的原因分为功能性便秘和继发性便秘两大类 , 以功能性便秘多见 , 该类患者无器质性病变 , 仅表现出排便困难的症状 。 而继发性便秘是指由肠道肿瘤、肠扭转、肠狭窄等肠内疾病或内分泌紊乱等肠外疾病引起的“便秘” , 治疗相关疾病后即可改善 。
功能性便秘主要有以下几个常见原因:盲目减肥、饮食饮水减少 , 足够的食物容量才能在肠道内形成渣滓刺激肠道使其蠕动;饮食太精细、粗纤维摄入少 , 粗纤维食物不被肠道吸收 , 但能像海绵一样吸收水分膨胀 , 维持足够体积来刺激肠道产生便意;活动量减少 , 胃肠蠕动慢 , 粪便在肠道内停留太久 , 水分吸收过多粪便变得干硬、体积变小难以排出而引起便秘 。 长期服药 , 如麻醉药、止痛药、钙通道拮抗剂(如地尔硫卓等)、抗抑郁药、抗惊厥药物、抗组胺药等均可造成便秘;精神压力因素 , 精神紧张引起交感神经兴奋 , 从而抑制肠神经系统活动 , 进而引起胃肠运动减弱、黏膜分泌减少 , 促使便秘的发生 。 此外 , 抑郁症、癔病等精神疾病患者经常发生便秘 。
其实 , 人天生有两个排便的“黄金时间”:一个是早上起床的“起立反射” , 即早上一觉起来 , 由躺变坐再到站 , 肠道蠕动会增多 , 肠道便会产生一种巨大的蠕动波 , 帮助大便排出;另一个是饭后的“胃肠道反射” , 即进餐后食物刺激胃引起胃肠道反射 , 继而唤醒天然的排便反射 , 也是排便的最佳时机之一 。 另外 , 排便时应集中注意力 , 减少外界干扰 , 比如不要玩手机、玩游戏、看报纸等 。
喝酸奶对便秘有帮助吗?肠道菌群紊乱与功能性便秘存在相关性 , 因此临床上使用微生态制剂治疗便秘 。 微生态制剂的不良反应较少 , 可作为慢性便秘的长期辅助用药 。 微生态制剂包括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等 。 而“酸奶”是牛奶里添加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而成 , 市场上的酸奶种类繁多 , 只有喝添加活益生菌的酸奶才有可能改善便秘 。 另外 , 由于便秘的原因有个体差异 , 喝酸奶并不是对每个便秘患者都有效果 , 而且需要较长的观察时间 。
坚果也能通便?高脂肪食物里面的植物油能分解脂肪酸 , 增强肠道蠕动 , 润滑肠道 。 坚果里面含有大量的油脂 , 适当地增加有通便的作用 。 但是要注意适当食用 , 因为高脂、高糖的饮食习惯会导致共生菌比例下降 , 从而造成肠道菌群失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