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立|广立微独董与大客户渊源颇深 IPO拟募资为去年营收8倍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12月24日,杭州广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立微”)首发申请将上会。广立微是领先的集成电路EDA软件与晶圆级电性测试设备供应商,公司专注于芯片成品率提升和电性测试快速监控技术。公司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是中金公司。
广立微拟在深交所创业板募集资金9.56亿元,分别用于“集成电路成品率技术升级开发项目”、“集成电路高性能晶圆级测试设备升级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集成电路EDA产业化基地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2018年末-2020年末及2021年6月末,广立微资产总额分别为4717.05万元、1.07亿元、3.19亿元、3.23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2900.38万元、3590.98万元、3596.22万元、3816.83万元。
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和2021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3388.52万元、7521.58万元、2.20亿元和2.16亿元,其中银行存款分别为3380.73万元、7518.08万元、2.20亿元、2.16亿元。
广立微拟募资额为公司去年全年营收的7.71倍。2018年-2020年及2021年1-6月,广立微营业收入分别为3116.33万元、6614.35万元、1.24亿元、4530.16万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6542.26万元、6339.95万元、8953.76万元、7614.10万元,收现比分别为2.10、0.96、0.72、1.68;净利润分别为-997.05万元、1899.73万元、4976.60万元、-642.15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148.42万元、833.80万元、2483.75万元、911.54万元,净现比分别为-3.16、0.44、0.50、-1.42。
2018年4月2日,广立微有限召开股东会,决议向全体股东按照投资比例分配现金股利合计1500万元。
去年及今年上半,广立微毛利率连降。2018年-2020年及2021年1-6月,广立微综合毛利率分别为91.62%、92.02%、85.25%和70.46%。
2018年-2020年及2021年1-6月,广立微研发费用分别为2469.54万元、2675.43万元、4050.38万元及2909.64万元。其中人工费用分别为1030.14万元、1619.97万元、2721.08万元、1781.39万元,占研发费用比例分别为41.71%、60.55%、67.18%、61.22%;股份支付分别为1076.33万元、466.19万元、420.63万元、464.37万元,占比分别为43.58%、17.42%、10.38%、15.96%。各期,广立微研发费用率分别为79.25%、40.45%、32.69%及64.23%,同行研发费用率平均值分别为26.97%、29.44%、26.77%、27.62%。
过去3年,广立微在同行中研发费用始终最少。2018年-2020年,PDF Solutions研发费用分别为1.92亿元、2.28亿元、2.26亿元,Synopsys研发费用分别为75.55亿元、80.19亿元、85.99亿元,Cadence研发费用分别为60.72亿元、65.40亿元、67.45亿元,Keysight研发费用分别为42.28亿元、48.53亿元、48.07亿元,华大九天研发费用分别为7510万元、1.35亿元、1.83亿元,概伦电子研发费用分别为2657万元、2.37亿元、5350万元。
2018年-2020年及2021年1-6月,广立微销售费用分别为451.26万元、659.68万元、1119.85万元、1030.48万元,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4.48%、9.97%、9.04%、22.75%,同行业可比公司的销售费用率平均值分别为11.68%、11.67%、12.42%、13.22%。
公司今年上半年近69%的营收来自第一大客户。2018年-2020年及2021年1-6月,广立微对第一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975.76万元、3372.55万元、5767.86万元、3118.68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63.40%、50.99%、46.56%和68.84%,客户集中度较高。
广立微2018年、2019年的第一大客户为客户A;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第一大客户变更为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广立微对客户A的销售金额在2020年下降至2287.17万元,今年上半年为651.45万元;对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的销售金额则跳涨,2018年、2019年,该公司都未出现在广立微的前五大客户名单中。
据证券市场红周刊报道,广立微现有的一位独立董事之前还曾是公司最大客户的执行总裁,当他还在大客户任职的当年,广立微顺利通过了该客户的产品认证,从这层关系看,该独立董事能否保持独立性让人担忧。不仅如此,该独立董事还在多家公司担任董事和高管,其行为很可能违反了独立董事任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