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数据安全步入法治化轨道

采访人员 张天培
非法购买公民信息、开发人脸认证规避技术……今年年初 , 广东省公安厅网安部门侦破全国首例破解“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的新型网络犯罪案件 , 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 , 查处非法网站500余个 。
公安部部署“净网2021”专项行动以来 , 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全链条打击非法采集、提供、倒卖个人信息违法犯罪 , 侦办案件5400余起 , 抓获犯罪嫌疑人6400余名;严打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类犯罪 , 侦办相关案件230余起 , 抓获犯罪嫌疑人420余人 。
数据安全事关公民个人权益、产业健康发展甚至国家安全 。 9月1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正式施行 , 数据安全步入法治化轨道 。 “从将个人、企业和公共机构的数据安全纳入保障体系 , 到规范行业组织和科研机构等主体的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 数据安全法确立了对数据领域的全方位监管、治理和保护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丁晓东说 。
个人信息——
全链条、全流程监管
办过一次健身卡 , 就会反复收到办卡促销、免费试课电话;在某购物平台买过一次产品 , 每到节日都会收到一波打折推送……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高速发展 , 网络在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 也带来个人信息被非法收集、用户数据被泄露等现实问题 。
今年4月 , 有网民向宁夏中卫市警方举报:沙坡头区有人在网上售卖公民个人信息 。 警方在浙江慈溪、四川自贡、甘肃兰州及宁夏中卫沙坡头区先后抓获6名犯罪嫌疑人 。 犯罪嫌疑人王某某供认称 , 自2020年6月以来 , 他与同伙任某某通过黑客技术 , 非法侵入多家网贷平台 , 窃取系统内公民个人信息 , 随后将非法窃取数据批量出售 。 截至案发 , 该犯罪团伙共计出售公民个人信息100余万条 。
数据安全法明确规定 , 任何组织、个人收集数据 , 应当采取合法、正当的方式 , 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数据 。
“数据安全法对个人信息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提供等进行全链条、全流程监管 。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网络安全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黄道丽说 , 数据安全法为公安机关全链条打击、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倒卖个人数据等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重要法律保障 , 将更加有利于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 全方位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
企业数据——
安全防护常态化
【犯罪嫌疑人|数据安全步入法治化轨道】“大量数据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汇聚流通 , 尤其是一些头部互联网企业掌握了所属行业的深度数据 , 在释放数据价值的同时也带来数据安全风险 。 ”丁晓东介绍 。
下载新的APP时 , 需要勾选“同意”的隐私政策 , 这既是在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 , 也是对APP开发者采集个人信息的约束与监督 。
去年10月 , 贵州贵阳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接上级通报 , 贵州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及使用的三款APP存在不同程度非法收集公民信息数据行为 。 经查 , 该公司APP无隐私政策及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规则 , 在用户首次登录时以默认选择隐私政策等非明示方式征求用户同意;没有提供有效的更正、删除个人信息及注销用户账号功能 。
今年9月 , 贵州开阳县公安局网安大队在对属地网站开展巡查中发现 , 某旅游公司于2016年委托网络公司为其建设网络站点 , 时任企业负责人为便于管理 , 直接将网站后台管理入口放置在web页面 , 且存在弱口令漏洞 。 公安机关责令企业负责人直接将网站关闭 , 并对现有超期域名进行注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