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泳|相信人,还是相信机器?——重新思考数字化之九( 四 )


温伯格承认 , 人工智能系统需要底线价值观 , 但又指出 , 正是在这里 , 我们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将价值判断程序化意味着 , 计算机要达到我们所要求的具体和精确程度 。 然而 , 关于价值观的讨论往往是混乱、不精确和争论不休的 。 ”所以人类应该怎么办呢?停止试图将人的价值灌输给机器?
胡泳|相信人,还是相信机器?——重新思考数字化之九
文章图片
读到这里 , 我觉得温伯格此书 , 在暗自敦促人类向机器投降 。 尽管他的说辞是 , 机器可以通过创造更多未来的可能性 , 从而让人类更加蓬勃地发展下去 。 但是 , 如果说他之前关于混沌的日常应用及企业应用等尚能引发我的共鸣 , 到了机器与人的关系这一部分 , 就不由我不产生怀疑了 。 他的两个前提都不能让我信服 。
其一 , 不管怎样 , 机器也会越来越多地接手人类事务 。 “这个未来不会安定下来 , 不会自行解决问题 , 也不会屈服于简单的规则和期望 。 感到不知所措、困惑、惊讶和不确定是我们面对世界的新常态 。 ”就是说 , 反正你也注定搞不清楚人的未来境况 , 所以不如就把自己交给机器好了 。
胡泳|相信人,还是相信机器?——重新思考数字化之九】其二 , 机器本身可能教会我们新的伦理 。 虽然人工智能需要学习更多的伦理知识 , 但伦理学科是不是也可以从人工智能中学习一些东西呢?“当你试图开发一个影响人的机器学习应用时 , 你很快就会知道 , 公平比我们通常认为的要复杂得多 , 而且公平几乎总是要求我们做出艰难的权衡 。 ”
所以 , 机器不仅是我们的管家 , 也可能是我们的导师 。 最后 , 温伯格把这一切上升到敬畏的高度: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对未来更具掌控力 , 但我们驾驭世界的技术和认知手段 , 恰恰证明了这个世界已经超出我们自欺欺人的理解 。 他将此称作“一个新悖论的起点” , 并说人类应该感到敬畏 , 一如以往敬畏星空 。
敬畏什么呢?敬畏算法的有效性 , 因为它们比任何人类都能更好地掌握“宇宙的相互关联性、流动性和纯粹的美丽”?
理解 , 还是不理解 , 这是一个问题
温伯格对网络化知识的认识曾给我们打开新疆界(见《知识的边界》) , 而现在 , 他对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的见解 , 可以归纳如下:
*人类努力获得对复杂系统的理解 。 然而 , 我们基于“人类的理解”所做的预测并不像人工智能那样准确 , 虽然人工智能并不真正理解任何东西 。
*不过 , 鉴于人工智能的预测比基于人类理解的预测更准确 , 我们应该放弃对理解的追求 , 而专注于建立能够为我们做决定的人工智能 。
*将主导权交给预测性人工智能 , 我们将迎来人类进化的下一个阶段 。
胡泳|相信人,还是相信机器?——重新思考数字化之九
文章图片
毋庸置疑 , 人工智能的未来关键在于 , 到底我们是应该放弃理解 , 还是致力于建立可以理解的人工智能?
这提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 。 随着技术的发展 , 我们可能很快就会跨越一些门槛 , 而越过这些门槛 , 使用人工智能就需要信仰的飞跃 。 当然 , 我们人类也并不能够总是真正解释我们的思维过程 , 但我们找到了直觉上信任和衡量人的方法 。 对于那些以不同于人类的方式思考和决策的机器来说 , 这是否也是可能的?
我们以前从未制造过以其创造者不理解的方式运作的机器 。 我们能指望与这些不可预测和不可捉摸的智能机器 , 达成多好的沟通和相处?这些问题将把我们带向人工智能算法研究的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