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泳|相信人,还是相信机器?——重新思考数字化之九( 六 )


所以 , 理解 , 还是不理解 , 绝非可以轻易得出结论 , 因为我们投入的赌注太太了 。 正如人类行为的许多方面也无法详细解释一样 , 也许人工智能也不可能解释它所做的一切 。 或许这就是智力性质的一个特点:它只有一部分被暴露在理性解释之下 。 而另外一些是本能的 , 或潜意识的 , 或不可捉摸的 。
如果是这样 , 那么在某个阶段 , 我们可能不得不简单地相信人工智能的判断(这是温伯格所主张的) , 或者干脆不使用人工智能 。 相信或者不使用 , 这种判断将不得不纳入社会智能 。 正如社会建立在预期行为的契约之上 , 我们将需要设计和使用人工智能系统来尊重和适应我们的社会规范 。 如果我们要创造机器人坦克和其他杀人机器 , 重要的是它们的决策必须与我们的道德判断相一致 。
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对可解释性持很审慎的态度 。 他说:“如果我们要使用这些机器并依赖它们 , 那么让我们尽可能坚定地掌握它们是如何和为什么给我们答案的 。 但是 , 由于可能没有完美的答案 , 我们应该对人工智能的解释持谨慎态度 , 就像人类对彼此的解释一样——无论机器看起来多么聪明 。 而如果它不能比我们更好地解释它在做什么 , 那么就不要相信它 。 ”
胡泳|相信人,还是相信机器?——重新思考数字化之九
文章图片
我的看法是 , 要想达至人工智能诱人的前景 , 至少需要完成三件事情:第一 , 打开黑盒子 , 让AI能够解释自己所做的事情;第二 , 发现和减轻训练数据及算法中的偏见;第三 , 为人工智能系统赋予伦理价值 。
机器学习的兴起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变革之一 , 越来越多的机器学习模型将成为我们的知识库 , 就像现在的图书馆和人类的头脑一样 。 然而 , 机器学习模型里没有知识 , 这将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知识的性质和用途 , 甚至重新思考作为能够了解自己世界的生物 , 我们到底是谁 。 在这些方面 , 温伯格的思考给我们带来了更多探询的可能性 , 尽管远不是全部的答案 。
(戴维·温伯格:《混沌:技术、复杂性和互联网的未来》 , 中信出版集团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