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晓鸥|商汤科技成功IPO:硬科技长期主义迎来胜利

谈起人工智能技术,知名咨询机构Gartner画过一个经典的技术成熟度曲线。每个技术的成熟度曲线都将技术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五个关键阶段:从技术萌芽期,到期望膨胀期,泡沫破裂谷底期,稳步爬升复苏期,最后到生产成熟期。
从过去几年AI企业的表现来看,我们经历了Alpha Go与人类世纪大战的高光,也经历了AI产业泡沫的极具膨胀,互联网企业和知名大学的科学家们也已经来过一轮走进来和走出去,这一两年以来,可以说AI行业是从一边挤着泡沫,一边深入行业痛点的状态下走过来的。
2021年12月30日,AI行业终于迎来了一个大日子。
12月30日上午9点30分,商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商汤科技”)正式登录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定价为每股3.85港元。
汤晓鸥|商汤科技成功IPO:硬科技长期主义迎来胜利
文章插图
商汤科技首日开盘市场反应火爆,开盘股价随即暴涨,最高涨幅超过21%,市值超过1500亿港元。在随后的三个工作日,商汤科技继续延续着惊人的涨势,1月3日,盘中股价一度直线拉升超40%,截至当日收盘,商汤科技总市值超2500亿港元。
此前,商汤IPO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1年8月,商汤科技正式提交招股书,将在年底12月进入招股,原本商汤计划在12月10日正式定价,而就是在定价当日临门一脚之时,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管控办公室突然宣布将商汤列入“中国军工复合体企业”(NS-CMIC)清单,这意味着美国政府部门将美国投资者挡在了门外,商汤被迫推迟IPO计划。但一周后,商汤科技就更新了招股章程,随即重启IPO。
值得一提的是,商汤科技是第一家冲进资本市场的AI企业,对于AI公司在资本市场中的表现,具有标杆性的借鉴意义。
此次“AI第一股”商汤科技的成功上市,同样也给了香港资本市场以信心。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徐立在上市仪式致辞中谈到:“先有持续的大规模技术投入带来创新,再有商业模式发展,这是一条罕有人走的路。我们的投资人也同样相信人工智能技术的颠覆性力量。也正因此,商汤得以在7年时间里,成长为亚洲人工智能的领军企业,一次次用技术突破去重新定义场景和模式,去刷新行业、刷新大众对于人工智能的认知。”
市场的一剂强心针商汤科技三日暴涨90%的成绩,可以说是在资本市场大环境日趋紧张的状态下完成的。
而联系到中国AI视觉的其他三家公司也都遭到了美国商务部和财政部分别针对供应链和融资链上的制裁,商汤科技率先登陆香港资本市场,给AI企业的IPO多少添加了一层意味。
2013年-2015年左右,国内AI技术刚刚起步,带着让AI技术赋能产业的美好渴望,中国不少AI领域的初创公司开始了对于AI技术的研究。
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发展,随着更多的数据、场景以及算法、算力等技术的不断成熟,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政策落地,在政策、市场以及技术的多重推动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
从去年开始,随着产业进入到批量落地的新阶段,诸多AI初创企业密集地展开了IPO申请。AI企业扎堆上市的背后,一方面展现了企业对于资金的渴求,另外上市潮也引发了行业对于硬科技企业的认知和关注。尤其是今年IPO监管审核趋严,以及越来越多的AI公司暴露出了研发投入高,但盈利难的问题,导致最后能够顺利上市的企业并不多。
商汤科技,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完成了IPO。
西部证券认为,多家AI企业IPO迎来进展,意味着AI产业发展与资本化的共振趋势将加速。
从各家AI公司的财务表现,以及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的进度来看,AI产业的发展进入已到了规模扩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