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晓鸥|商汤科技成功IPO:硬科技长期主义迎来胜利( 三 )


从行业的角度,针对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方案,其实都有比较具体的需求场景,但其实更多解决的是一些头部的应用,比如说城市这样的场景,优先解决的是道路上交通这样显然易见的问题,比如工厂的生产线的效率也是第一个被提出的需求。
但当框架跑过了这些大的头部需求之后,商汤科技其实也发现了很多细小的、偶发性的需求,比如城市垃圾的投放以及这几年比较火的共享单车的停车问题,这些需求往往也存在巨大的改造价值。
技术长期主义的价值何在?进入这些长尾、细分、低频但重要的场景后,商汤科技也在思索如何实现可扩展的商业模式。
从项目定制化跨越到长尾场景的规模化落地,成了商汤科技迈向技术长期主义价值的关键一步。
SenseCore商汤AI大装置由此而来。
SenseCore商汤AI大装置是商汤科技前瞻打造的新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通过整合强大的算力基础和领先的算法能力,它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拆解和碰撞,深入挖掘潜在价值,打破认知和应用的边界。
汤晓鸥|商汤科技成功IPO:硬科技长期主义迎来胜利
文章插图
商汤AI大装置构建了一整套端到端的架构体系,打通算力、算法和平台之间的连接与协同,能够大幅降低人工智能生产要素的成本,从而实现高效率、低成本、规模化的AI创新和赋能。也就是说,商汤AI大装置的推出将实现人工智能以自动化、自适应的方式进行生产和落地,全面解决城市管理、企业服务和个人生活中的长尾应用问题,打通商业价值闭环,进而全面构建物理空间的数字化搜索引擎和推荐系统。
换句话说,SenseCore商汤AI大装置的推出,让商汤科技比其他AI公司有了更强的商业化落地能力。
商汤科技从创立之初就判断,技术商业化应该会有两个阶段:2014-2020年,技术突破工业红线,但是生产成本还比较贵; 2020年至今,技术推动生产要素成本下降,可以实现规模化。
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商汤科技在人工智能的初期就坚定打造原创底层技术平台?
一切可能就如同商汤科技所倡导的文化与价值观。
2017年5月,当商汤科技的第一次高管会在深圳召开,一个主题就是关于企业文化的探讨。经过大约半年的思考和提炼,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商汤使命是“让人工智能引领人类进步”,希望这是商汤存在的意义。
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教授后来在这句话之前加上了四个字,“坚持原创”——这是在实验室里做了二十年的事,只是这次要用到产业上来。学术原创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跟随,跟随者越多,收获也越大。但产业不同,跟随者往往会有后发优势。原创技术、原创模式的应用存在市场摸索和教育期,跟随者在技术应用成熟度上、商业模式发展上也拥有了现成的实践指导。
正如徐立在上市仪式致词中讲到的:“每个时代的企业都承载着各自不同的希望和责任。一代代中国企业家精神的传承,共同催生了过去四十多年气势磅礴的景象,更将我们的命题从生存、追赶推向了发展和开创。一位同事曾在孩子的成年礼上写了这么一封信,‘当我们奋斗至此,不再为温饱而苦恼的时候,留给你们的,就只剩下去改变世界了,哪怕只是那么一点点’。我想留给商汤的,正是我们坚守的使命‘坚持原创,让人工智能引领人类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