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信办|上线两周年,终于看懂视频号的「快」与「慢」( 二 )


线上音乐会是视频号团队过去一个月的新尝试 。 2021年12 月 31 日跨年夜 , 五月天线上演出也在朋友圈刷屏 。
此前 , 西城男孩线上演唱会总场观超过了 2000 万 , 最高同时在线数是 150 万 , 相当于坐满了 15 个鸟巢 。
视频号团队负责人提到 , 过去一年 , 视频号用户可接触到的内容种类越来越多 , 内容消费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 , 直接体现是高点赞、高转发的内容频出 。



实现了产品能力的原子化后 , 对视频号来说更大的命题是 , 这个内容生态的治理理念是什么?应该鼓励怎样的内容进入这个生态?以及视频号的原生内容究竟是什么?
对快手来说 , 原生内容是更真实的草根内容 , 抖音是更时尚的潮流内容 , B 站则是更年轻的二次元内容 。
原生内容是这些产品在生长初期深耕的类目 , 也是其占据用户心智的主阵位 。 先把主阵位做满 , 再寻求破圈 , 之后成为更大的平台 , 是这些产品的发展路径 。
此次微信公开课 PRO 上 , 数位视频号团队的讲师都提到了两个内容关键词——「真人」和「原创」 。
视频号团队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进来的内容都是原创的 , 真人创作的 。 这样的内容更有烟火气 , 让用户觉得它跟这个内容是紧密关联的 。 」
该负责人还提到 , 在内容治理上 , 视频号生态最核心的理念还是回归到用户本身 , 要让用户觉得有价值 。 因此 , 视频号接下来会扶持的重点品类 , 是泛知识、泛资讯、泛生活、体育、音乐等 。

03
视频号生态的持续发展 , 靠什么?

内容生态持续繁荣的关键还在于创作者 。 不知道鼓励什么内容?不知道怎么获得流量?不知道视频号的政策?这是当下视频号创作者的普遍困惑 。
此次微信公开课 , 一个明确的信号是 , 视频号对创作者扶持力度会进一步加强 。 2021 年 12 月 , 视频号公布了最新的扶持计划 。 其中 , 针对零粉、千粉、万粉等不同阶段的创作者 , 推出了相应的激励机制 。
除了对创作者实现分层化、精细化的扶持运营 , 视频号对原创内容还提供流量倾斜 , 比如让 1000 万原创作者有流量 , 推动 100 万优质创作者有收入 , 进一步完善内容创作者的成长体系 。
创作者生产的优质内容还需要一套合理的分发机制 。 让好内容被看见 , 被认可 , 也是激励创作者持续生产内容的关键 。



视频号的特色在于 , 用户会在微信生态内不同场景下触达视频号内容 。 比如在会话聊天框内 , 在朋友圈里 , 在搜一搜里等等 。 不同场景下 , 用户对内容的诉求也不相同 。 像是在搜一搜里 , 用户主动搜索的行为 , 对视频化内容的知识性要求更高 。
目前 , 视频号的分发机制是「算法+社交」推荐 。 算法推荐帮助创作者完成内容冷启动 。 社交分发则是内容突破圈层 , 获得更大影响力的关键 。 对于视频号来说 , 未来还需要在场景上发力 , 针对不同场景对分发方式进行优化 。 比如搜索场景下 , 在图文之外 , 给到更多视频相关的精准结果 。
此外 , 视频号还会进一步加强内容商业化的能力 。 去年 7 月底 , 微信广告举办了年度生态合作伙伴大会 , 重点探讨了创作者如何在微信生态内实现内容变现 。 腾讯广告互选平台的升级是这场大会的重头戏 。
所谓广告互选平台 , 是一个撮合广告主和创作者达成内容合作的交易平台 。 视频号团队负责人表示 , 未来不排除做付费内容 , 无论是对直播的收费 , 还是对视频内容的收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