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离职了吗?精神上的那种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央视网
(ID:cctvcomweixin)
作者:雷嚯嚯
“收入太少”“工作太卷”“pua太多”……每到岁末 , 一些人就开始盘算离职 。
最近 , 一种新型离职方式让“打工人”很是着迷——“精神离职” 。
“精神离职”并非甩手一走了之 , 而是“人在曹营” , 心态却变了:从最初的积极上进 , 甘心加班 , 变成了上班绝不早到 , 下班绝不多待 , 能不加班就不加班;追求“60分万岁” , 以最低限度完成分内工作;严格划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 , 保护私人时间不被工作打扰 。
你离职了吗?精神上的那种
文章图片
2022年年底 , “精神离职”一度冲上小红书热搜第一 。 这种状态 , 在国际职场上也有显现 。 海外媒体上出现了“QuietQuitting”(安静离职)一词 , 也是形容“工作中不去做分外之事”的状态 。
乍一看 , 这种做法没毛病 , 这不就是追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吗?但这背后 , 隐藏着“打工人”的复杂情绪 。
“精神离职” , 让人更精神了?
你离职了吗?精神上的那种】不得不承认 , 上班领薪水 , 是大部分人最稳健的赚钱方式 。 可如今的一些人从工作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的频次越来越少 。
网友“宇宙的宇”毕业后在一家互联网公司从事运营工作 , “我对第一份工作投入了极大热情 , 加班心甘情愿 , 有过成绩 , 但也会有问题 。 那时候我对领导的批评深信不疑 。 他批评我一句 , 我还要自己批评自己100句 。 ”
时间一长 , “宇宙的宇”会想 , “我怎么这么笨” , “我再努力一些会不会改变领导对我的印象” 。
入职一段时间后 , 他经过细“品” , 发现不是自己的错 , 也会被连带批评 , 甚至比犯错的人还严重 。 比如“你来了有一段时间了 , 怎么还做不好”“谁谁谁来得比你晚 , 你还不如他”“这点小事都弄不好吗 , 我对你很失望” 。
你离职了吗?精神上的那种
文章图片
“宇宙的宇”感觉自己就是出气筒和背锅侠 , 再加上逐渐感觉升职加薪无望 , 觉得自己之前认真的态度很吃亏 。 对他来说 , 这是个“上班如上坟”的阶段 , 思想长时间在“干脆裸辞”和“再拼一次”之间横跳 , 最后选择了“精神离职” 。
“从此我对批评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 也不自我检讨了 , 工作正常完成就行 , 下班再找我谈工作 , 我会找各种理由推掉 。 干自己喜欢的事 , 滑雪、聚餐什么的 , 让自己开心不香吗?”
爱有多深 , 伤就有多痛 。 绝大多数的“精神离职” , 发生在那些希望把工作做得更好的员工身上 。
你离职了吗?精神上的那种
文章图片
网友“polly”现在从事市场营销和品牌类工作 , 毕业后已经工作5年 。 初入职场的几年 , 她时常对上班太“上头” , 经常会因为一些小错误、小细节而陷入自责 , 也会因为完成不了任务陷入压力的漩涡 。
“有一段时间甚至对自己经常自我怀疑 , 做事畏手畏脚 , 导致工作效率很低 , 反而开展不了工作 。 ”
离职能解决这些问题吗?看似将问题一锅端 , 实则给未来挖了一个更深的坑 。
意识到问题后 , “polly”用“精神离职”调节自己的状态 。 她告诉央视网采访人员 , “精神离职”不应该任由摆烂再内耗 , 而是要主动摆脱低迷的状态 , 提升思考的效率和工作方式 。
“不要在工作中过度找寻意义 , 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是有重大意义的 。 如果你把个人的成长和精神全都寄希望用工作实现 , 一旦工作不顺心 , 精神核心就会出问题 。 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自己身上 , 比如学习一些技能 , 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并付诸行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