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下一个“双十一”?电商巨头疯狂烧钱,春节大战薅羊毛机会来了!( 四 )



“快递员关心的是春节加班能否提高收入 , 发货商关心的是快递不打烊自己能不能持续盈利 , 要是不协调好这些诉求 , 怎么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
另一个答主“无无明”态度就更直接:“老板回家过年留几个快递员在这里值班 , 谁能接受?”
价值研究所认为 , 基层快递员的态度很明确:平台要内卷不是不行 , 但保障必须要跟上 。 否则 , 谁也不愿意做这些费力不讨好的工作 。

 (图片来自知乎)诚然 , “春节档”对于电商巨头来说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 但在多年鏖战之后展现的这些问题 , 也不容忽视 。 从某种程度上讲 , 电商巨头的“春节档”大战遇到了和双十一相似的困境 。
想摆脱困境 , 阿里、京东和拼多多们 , 需要作出调整和改变 。
2022年 , 长期主义取代烧钱模式?价值研究所此前针对阿里、京东、拼多多三巨头双十一竞争策略的文章曾说过 , 随着线上消费理念的普及和流量红利的消逝 , 电商行业已经度过爆发期 , 来到平稳运行的新阶段 。 在这个新时期 , 各大巨头应该跟随消费者一起 , 回归理性、探索新玩法、开拓新赛道 , 而不是在营销、优惠补贴等环节继续内卷 。
一方面 , 就如前文所言 , 电商平台需要加强春节期间各项经营配套服务:如一线仓储物流、快递配送人员的福利保障和工作管理 , 还有保证充足、灵活的人员调配 , 减轻一线员工的负担 。
在这方面 , 已经连续第十个春节无休的京东物流 , 就拥有比阿里、拼多多更丰富的经验 , 也更值得借鉴学习 。 上个月 , 京东物流就已经对外公布了自己的春节服务计划 , 主要通过三个手段提高运力保障 , 同时减轻一线物流人员的负担:
一是早做准备 , 早在去年12月初 , 京东全国1300多个物流仓库就已经开启全面备货 , 并且提前和公路、铁路、航空等部门做好沟通;二是通过智能化设施提高效率 , 京东的41座“亚洲一号”智能物流中心预计会在春节期间满负荷运转 , 还有天狼、地狼等智能分拣、运输设备和上百个机器人仓投入使用;三是加大对基层物流员工的补贴、保障力度 , 去年京东物流部分快递员就表示 , 春节期间增收数千元 , 京东物流发放的员工补贴合计高达2亿 。

 (图片来自Pexels)至于理论上人员管理压力最大的阿里巴巴 , 其实也已经有意识地加大补贴力度 。 菜鸟物流日前就宣布 , 将在春节期间投入15万一线员工 , 确保自建自营物流体系在节日期间的正常运转 , 且预计投入超过3亿元激励补贴 , 全部直接发放给一线产业员工 。
不过和京东极大程度上依赖自建物流和达达不一样 , 阿里的物流体系里 , 除了自家的菜鸟之外 , 通达系戏份也很重 , 但后者的人力却无法由阿里统一管理、调配 , 两者之间的政策也存在脱节 , 所以才会诱发上文提到的基层快递人员的吐槽 。
在春节这样的特殊时期 , 如何加强阿里和通达系物流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 , 搭建一套更完善的“联合作战计划” , 是一个长期课题 , 需要阿里花费更多心思 。
另一方面 , 各大电商巨头应该把眼光放得更长远 , 而不是仅仅聚焦在“春节档”这一个战场——借春节这个大热档期发现自己经营、管理上的不足 , 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补强为日后的发展做准备 , 比当下的胜负结果更值得阿里们关注 。
比如从去年开始成为电商巨头重要KPI的碳中和政策 , 就需要春节这样一个热门档期来检验其效果 。
在这项KPI考核上 , 拼多多掉队明显 。 根据绿色和平组织发布的报告 , 中国主流零售电商企业在碳中和项目上评分最高的是阿里巴巴 , 为65分 , 紧随其后的是京东的61分 , 也是仅有的两家评分超过及格线的电商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