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康”之后的县城,消费市场已回暖?

“阳康”之后的县城,消费市场已回暖?
文章图片
撰文|曹双涛
“阳康”之后的县城,消费市场已回暖?】编辑|杨博丞
题图|ICPhoto
“在跨年夜当天 , 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挤满了前来跨年的人 。 由于当时人太多 , 自己在附近找停车位足足找了一个多小时 。 好不容易找到停车位 , 由于附近的商超、餐饮门店全部爆满 , 干什么都要排好长时间的队 。 ”来自安徽省合肥市的陈嘟嘟说道 。
其实不仅仅在合肥 , 在国内的北上广深 , 以及其他旅游城市均出现了“人挤人”的场面 。 比如说 , 南京新街口、百家湖商圈元旦假期累计客流量49.4万人次 , 主要商圈日均客流量与节前最后一个周末相比提升32.8% 。
“阳康”之后的县城,消费市场已回暖?
文章图片
图源:小红书
但需要指出的是 , 虽然国内不少城市的客流量有所恢复 , 但消费能力并没有出现同步恢复 。
一组值得关注的数据是 ,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 , 今年元旦节假期 ,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 , 仅同比增长0.44% , 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4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 , 仅同比增长4.0% , 只恢复至疫前元旦节假日同期的35.1% 。 换句话说 , 国内旅游市场的完全复苏仍需要时间 。
那么 , 随着国内下沉市场首轮感染高峰的结束 , 当地的消费市场又恢复如何?作为疫情全面放开后的首个春节 , 下沉市场消费者的消费心态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一、县城消费市场恢复 , 呈现明显结构分化
元旦期间 , DoNews实地走访了安徽省阜阳市、河南省周口市、山东省聊城市等国内的多个县城 , 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些地区的人流量和车流量正在明显增加 , 沿街商户已基本上恢复营业 , 并且县城之中的不少行业也在逐步回暖中 。
“阳康”之后的县城,消费市场已回暖?
文章图片
图源:DoNews
在快递市场上 , 来自安徽省界首市某家快递的老板王瑞告诉DoNews , 自去年12月28号前后当地快递市场全面恢复后 , 元旦这几天每天的快递到港件平均在1.5万票 , 和去年11月份的日均1万票相比 , 日均增长50% , 而这些快递主要是以坚果、衣服、灯笼等年货产品为主 。
事实上 , 快递件数的增长传递到上游则是网络销售额的增长 。 其中 , 据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2023全国网上年货节”首日全国网络零售额452亿元 , 比去年年货节首日增长6.5% 。
而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全面放开 , 也让下沉市场的农业供应链得以不断回暖 。
来自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的蔬菜种植大户钱自强告诉我们 , 由于去年11月份 , 全国多地疫情防控政策不同 , 也让整个农业供应链最为关键的物流环节被割裂 , 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很多蔬菜产区的蔬菜没有客商前来收购 , 只能通过本地市场来消化 。
但问题是 , 当时餐饮业禁止堂食 , 超市采购量也不高 。 在下游需求疲软的情况下 , 也导致当地白菜和萝卜的价格直接崩盘到每斤0.1元以下 。 无奈之下 , 自己也只能将此前种植的60亩白菜直接销毁在土地中 。 不然的话 , 连最基本的人工费都没有支付 。
“阳康”之后的县城,消费市场已回暖?
文章图片
图源:抖音
而如今随着物流环节被彻底打通 , 以及下游需求有所增加 , 询价和前来收货的客商也出现小幅度上升 。 以前自己是为怎么卖出去菜而发愁 , 现在则是为怎么找到更多的菜而发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