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头部企业忙“造人”,虚拟数字人风头正劲,产业发展进入加速期

乘着元宇宙概念,虚拟数字人风头正劲。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虚拟人、全息、AR等技术或大量运用的消息,官媒新增手语虚拟主播,将虚拟主播拉入公众视野,更引起了业界的广泛讨论。
数字|头部企业忙“造人”,虚拟数字人风头正劲,产业发展进入加速期
文章插图
从目前来看,几乎所有的头部企业如BAT、字节跳动、搜狐等都在忙着“造人”,已经着手于虚拟数字人的开发与应用,而伴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兴起,虚拟数字人更受追捧。
根据《虚拟数字人深度产业报告》数据预计,到2030年我国虚拟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其中身份型虚拟人整体市场规模将到达1750亿美元,服务型数字虚拟人则相对稳定发展,总规模也将超过950亿美元。
在政策层面,我国早在2017年就将虚拟现实、AI等核心技术纳入鼓励范围,同时提出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因此在政策利好以及市场推动下,虚拟数字人产业将有望大规模普及,进入发展快车道,也同样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品牌加入。
【 数字|头部企业忙“造人”,虚拟数字人风头正劲,产业发展进入加速期】虚拟数字人,是指数字化外形的虚拟人物,是综合CG技术、动作捕捉、图形渲染、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而形成的创新“新物种”。
在广义的理解中,其具备三个特征:一是拥有人的外观,具有特定的相貌、性别和性格特征;二是拥有人的行为,具有用语言、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表达的能力;三是拥有人的思想,具有识别外界环境,并能与人交流互动的能力。
据花脸数字了解,虚拟数字人已经有了超过40年的发展历史,其概念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动画人物“林明美”,该人物被制作方包装成虚拟歌手并发售剧中插曲专辑;随后伴随着CG、动作捕捉等技术的发展,虚拟数字人进入简单的产业应用阶段,此阶段出现了第一现象级的虚拟数字人——初音未来,并成功成为虚拟偶像而变现。
数字|头部企业忙“造人”,虚拟数字人风头正劲,产业发展进入加速期
文章插图
2016年至2020年,得益于深度学习算法的突破,虚拟数字人的制作过程更加简单,智能驱动的数字人开始崭露头角,不少企业开始相继推出数字人,例如新华社和搜狗联合发布的AI合成主播、可通过移动设备为用户提供“面对面”银行服务的数字员工小浦等;进入2020年以后,虚拟数字人进入快速商业化阶段,越来越多的头部企业开始推出虚拟数字人打造偶像,进而进行产业链接,如带货、直播等,从而产生商业价值。
例如:2021年5月,阿里巴巴推出首个数字人员工AYAYI,其在小红书亮相的第一篇笔记,就获得近300w的阅读量,近10w点赞;同年11月,百度智能云推出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该主播将从今年北京冬奥会开始,为听障用户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手语报道;2021年1月,字节跳动透投资虚拟人李未可,继续布局AI虚拟交互市场。
数字|头部企业忙“造人”,虚拟数字人风头正劲,产业发展进入加速期
文章插图
在技术的迭代推进和互联网巨头的加持下,如今,虚拟人已经在商业舞台中崭露头角并有望成为元宇宙产业链版图中最先快速发展并规模创收的产业。
虚拟数字人的推出本质在于品牌营销,其作为营销创新的噱头可以迅速吸引大众的关注,抢占热点。伴随着科技进步和Z世代成为消费主流,符合年轻人审美的虚拟数字人或将起到极强的消费导向作用,应用场景也得到更大的拓展。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表示,虚拟数字员工首先是进行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实现降本增效,众多重复性人力工作会被替代。而虚拟数字人,则是更加智能化、形象化的数字员工,在品牌传播、营销、用户黏性等方面起到助力,目前虚拟数字人产业已经进入加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