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36氪独家| 快手CTO陈定佳将卸任,接任者为快手高级副总裁于越和于冰


文|王雨佳、窦轩
编辑|乔芊、杨轩
36氪独家获悉 , 陈定佳将辞任快手首席技术官 , 转任公司终身荣誉顾问 。 据悉 , 两名相关领域的高级副总裁于越和于冰将分担此前CTO的相关管理职责 , 并向CEO程一笑汇报 。
陈定佳1982年出生 , 今年41岁 , 拥有清华大学软件学院计算机软件学士学位 , 和快手联合创始人宿华是同级校友 。 2005年 , 陈定佳进入腾讯工作 。
2015年 , 在腾讯工作10年之后 , 陈定佳加入快手 , 接手了宿华大部分技术工作 , 并一直担任担任首席技术官的职位 , 主要负责技术开发、产品测试、运营维护及部分新业务等相关工作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36氪独家| 快手CTO陈定佳将卸任,接任者为快手高级副总裁于越和于冰】快手技术业务线正在经历巨大转型 , 从纯粹的支持部门 , 到承担起探索商业化增量的角色 。 陈定佳辞任快手CTO , 被认为是继宿华、严强之后 , 快手“创一代”高管的隐退 , 以及快手的技术业务转型的结果 。
据36氪了解 , 分担此前CTO相关管理职责的两名高级副总裁 , 第一个是刚刚从社区科学线调任主站负责人的于越 。 此前于越负责社区科学线 , 简言之就是负责算法 , 如今要同时负责科学线、主站业务线 , 技术业务线 。 这也意味着快手希望技术背景强烈的于越在算法、内容、社交这三个快手最重要的系数之间 , 进行平衡和粘连 。
另一位高级副总裁是现任快手高级副总裁、快手ToB端业务StreamLake负责人于冰 。 于冰2016年加入快手 , 他用6年时间搭建了当下这一支涵盖直播架构、短视频架构、视频编解码、传输算法、音频算法等在内的技术团队 , 负责主站的技术和研发 。 一位快手内部人事称 , “在以技术降本增效上 , 于冰颇有建树 。 ”
快手的招股书显示 , CTO陈定佳拥有0.53亿股 , 截止2023年1月11日 , 快手收盘价76.7为港元/股 , 陈定佳的股票市值超过40亿港元 。 而快手股价最高时曾达417港元/股 , 陈定佳的身家可高达221亿港元 。
从人力资源和高管成长的视角来看 , 陈定佳的辞任 , 于冰作为负责技术业务的两名副总裁之一 , 也是快手体系内培养的高管成长晋升的结果 。 2020年 , 快手管理层就期待 , 公司找到更多有战略价值的独立业务 , 把公司中层放到这些业务里 , 在探索、打仗中成长起来 。
实际上 , 快手如今的高管 , 大部分来自于其他大厂的空降 。 开始一个新业务前后 , 直接空降有经验有资源 , 在其他大厂多年从业的“熟手”上前线打仗 , 是快手用人的惯常思路 。
2016 年下半年开始 , 快手从阿里、美团、腾讯、网易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引进了众多高管 , 包括前任CFO钟奕祺 , 原商业化负责人 , 现任海外业务负责人马宏彬等等 。
2019年上半年 , 快手高管团队发布内部信 , 称快手在成长过程中肌肉逐渐变得无力 , 反应变慢 , 已经佛系 , 随即打响了“K3战役”(目标冲刺3亿DAU) 。 随着轰轰烈烈的冲刺 , 那一年快手又密集空降了一波高管:5月 , 前腾讯P4王剑伟入职快手 , 年中 , 微博电商事业部总经理笑古加入快手任电商负责人 。
快手能够在“空降”之外 , 培养起自己的高管成长 , 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
快手的月活用户已经超过6亿 , 在中国11亿移动互联网用户中 , 渗透率已经达到 60% , 短视频渗透率红利之于快手 , 正在变弱 。 快手2022Q3提出的“未来重要增长引擎”的电商业务 , 其所在的直播电商赛道 , 增长红利也比前3年减弱 。
前有强势的超级头部平台抖音 , 后有背靠微信、日活用户节节攀升的视频号 , 哪怕是收入千亿的快手 , 也需要拿出电商之外 , 更多“有战略价值的独立业务”证明快手生态的成长性和商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