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装备》第二季:中国尖端装备的奇迹与梦想

大型纪录片《超级装备》第二季以五集体量 , 讲述了中国在能源、医疗、基建、交通、救援五大领域最前沿的18个尖端装备的故事 。 这些装备或气势恢宏 , 自带“不怒自威”的霸气;或精密繁复 , 令人叹为观止;或兼具宏伟壮观与精巧灵动两种气质 。 它们无不体现了中国工业制造的伟大奇迹 , 同时又印证了中国工业人的梦想、热血与情怀 。
《超级装备》第二季:中国尖端装备的奇迹与梦想
文章图片
《超级装备》第二季海报
工业科普类纪录片很容易做成一份“说明书” , 通过罗列数据和堆砌术语 , 展示装备的设计构思、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 往往缺乏鲜活立体的人物刻画和充沛饱满的情感渲染 。
但是 , 《超级装备》第二季巧妙地避免了“只见机器不见人”的尴尬 。 它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 , 把观众带入撼人心魄又温暖感人的情境之中 。
比如第三集《机甲力士》 , 纪录片呈现了四千吨级履带式起重机、振华30号起重船、千吨级高铁桥架设装备这三个基建“巨无霸” , 无不外形巍峨 , 气势磅礴 , “力拔山兮气盖世” , 令人心中肃然 。
而在“切题”的同时 , 片中也采访了相关的设计制造和操作人员 , 由他们讲述缔造和陪伴这些装备时所经历的磨难与煎熬、欢欣与满足 。 但纪录片显然并不满足于此 , 而是在“人”的元素上大做文章 。
首先 , 对装备进行“拟人化”描述 。
仍以第三集《机甲力士》为例 , 片中将全球单臂起重能力最强的起重船振华30号比作“海上大力士” , 将长125米、自重2000吨的臂架比作大力士的“擎天臂膀” , 把220吨、相当于150辆家用汽车总重量的四爪钩比作“巨掌” , 把自重2200吨、直径42米的回转底盘比作“腰板” , 而甲板面积相当于两个半足球场的船体则是大力士的“腿脚” 。 这种仿生学式的拟人化描述 , 既让普通观众能迅速理解装备的外形特征和超强能力 , 也使高冷的机器在观众眼里变得可亲近和可触摸 。
《超级装备》第二季:中国尖端装备的奇迹与梦想
文章图片
振华30号起重船
其次 , 建立“人”与“装备”的空间比例关系 , 包括“宏大”与“渺小”、“平凡”与“非凡”的对比 。
在《超级装备》第二季中 ,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高耸雄伟的装备旁边 , 出现了“细小”的人 。 而这些人 , 正是超级装备的建造者和驾驭者 。 通过体积上“宏大”与“渺小”的极致反差 , 使“人”的力量得到充分彰显 。 人的智慧、意志熔铸在钢铁机甲内 , 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硬核显现” 。
《超级装备》第二季:中国尖端装备的奇迹与梦想
文章图片
人与大型装备同框
不仅如此 , 出镜的人也十分“平凡” 。 无论是工程技术人员还是一线工人 , 他们衣着简朴 , 貌不惊人 , 有的甚至面容沧桑 。 接受采访时 , 也毫不掩饰他们为了改善家人生活而常年奔波在外 , 同时又按耐不住内心的自豪与成就感 , 因为他们参与了祖国的建设 。
由此 , “平凡人物”与“非凡装备”之间就形成了强烈的对照 。 正是这些“平凡”的人 , 以“择一事终一生”的匠心 , 成就了举世瞩目的伟业 。
《超级装备》第二季:中国尖端装备的奇迹与梦想
文章图片
“平凡”人物出境
通过多维度构建起来的参差对比关系 , 《超级装备》第二季不仅展现了中国尖端装备的高超能力与先进技术 , 礼赞了设计制造者的智慧、梦想与热血 , 同时也让他们的“崇高”与“智慧”散发出真实的人间烟火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