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关于“科技力的未来”,投资机构如何看待?

新能源|关于“科技力的未来”,投资机构如何看待?

文章图片

新能源|关于“科技力的未来”,投资机构如何看待?

文章图片

新能源|关于“科技力的未来”,投资机构如何看待?

文章图片


2022年的中国科技行业 , 精彩纷呈 。
前有美国对中国专精特新产业和公司不断升级的围追堵截 , 后有中国政府发布关键技术行业的长期规划……
结果 , 在欧美大公司纷纷裁员、创业公司融资难的全球科技寒冬的同时 , 中国科创行业却“异军突起” , 投资活跃度逆市上升 , 科技类在所有投资事件中的占比达到14.9% , 创下近年新高 。
2022年过去 , 2023年已经到来 。 经过一年的沉淀 , 我们发现科创投资已经进入理性阶段 。 和十年前互联网创业热潮的时代相比 , 如今资本对于科技创新的快速催肥效应大不如前 。
但即便如此 , 一项技术从研究到成为产品、走进日常生活 , 仍然离不开投资者的提前“下注” 。
在硬科技创业的新十年伊始 , 站在金字塔尖的投资者已为“长周期”做好准备 , 目光转向了基础科研和深层产业落地的 , 瞄准了具备“未来科技力”的新创公司 , 并且对热门赛道延伸的产业链上下游都持续关注 。
然而何谓“未来科技力”?顶级投资人对哪些行业和什么样的公司“情有独钟”?
为了帮助中国创新行业的从业者们更早、更清晰地看到新一年未来科技力趋势 , 品玩“未来科技力”栏目对话了深耕中国科技创新赛道的硬科技投资机构 , 试图从他们的视角展望2023 , “预言”科技创投的新思路、新方法 。
“未来科技力”是品玩旗下的专栏 , 关注中国未来创新技术产业发展 , 讲述科技创新的中国故事 。
新能源:继续高飞 , 回归理性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 , 只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就成功实现了强势起飞 , 品牌快速成熟并占领国内市场 , 甚至一些头部品牌大有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干劲 。 而在投资新能源汽车企业首战告捷的同时 , 敏锐的投资者早已开始循着产业链条往前捯 , 加注新能源技术产业 。
包括电动化、光伏、氢能、储能网络等核心技术 , 以及这些核心技术在出行、工业、物流等各个行业的早期应用和前沿探索等 , 备受各大顶级科技投资机构的关注 。 这些领域有着利好的政策扶持和产业环境 , 比如中国在去年3月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 令整个行业信心满满 , 也牵动着投资人的心 。
“在2022年 , 很多创业企业遭遇了资本寒冬 , 唯有新能源等不多的几个赛道还保持了不错的热度 , ”梅花创投董事总经理谈文舒告诉品玩“未来科技力” 。 作为高度活跃于中国创投市场的机构 , 梅花创投去年就投资了微电新能源、平峰科技等多家新能源初创企业 , 并且这些企业的当年业绩均实现了数倍提升 。
蓝驰创投表示 , 机构对于新能源的投资逻辑包括三层:底层技术(如新材料、工艺、芯片)、中间能源本身相关(生产、储存、配送、循环) , 以及上层应用(载具、建筑/家居、IDC 等) , 已经布局的投资组合包括理想汽车、松果出行、云储新能源、昕感科技等知名创业公司 。
红点中国执行董事吕晃先告诉品玩“未来科技力” , 红点团队对于新能源的研究和投资方向 , 将聚焦钠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等技术创新能够起到重要作用的技术领域 。
新能源是属于典型的“未来科技力”领域 , “跟半导体不同的是 , 经过多年的发展 , 国内新能源产业已经是世界一流 , 厂商巨头林立 , 生产制造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强大 , 新能源初创项目需要与国内大厂的竞合与协作 , 在这样的生态和格局中成长并突围 。 ”吕晃先表示 。 与此同时 , 作为硬科技领域的一大热门 , 新能源行业竞争显著加剧 , 也是不争的事实 。 一些顶级机构认为 , 领域公司在短期内就有可能遭遇洗牌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