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为什么让我们越来越不开心?( 五 )


但是在听觉场景里,比如说通勤场景,播客可以做到更多的陪伴,并与用户建立更深的情感连接。我们大概从 2019 年底开始做小宇宙,2020 年 3 月产品上线,到现在快两年了。
对于播客来说,信息密度低是一个特点,但是它可以同时做到让情感和真诚的密度更高。之前和一些朋友交流的时候,他们会觉得明星在做客播客的时候,是更容易走心的,因为在录播客的时候没有摄像头对着人,嘉宾会更自然地放下心防。
前两个月的一期《三联生活周刊》的封面,“播客再度流行”标题的边上,有一行小字:“加速世界的解药”。这个世界并不一定是我们所谓的“加速世界”,但这和我今天所分享的主题是有一些暗合的。
播客能够提供更多倾听的价值、对话的价值,包括长期陪伴的价值和信任的价值,它提供了一种让我们能够慢下来,也能够给我们带来温暖的内容。小宇宙用户对每一个播客的信任是通过时长累积的,目前在小宇宙里有 300档以上的节目,它们的总收听时长超过 1 万小时,单集最多收听时长已经超过 200年了。对于听众来说,播客更像是一个活在耳朵里面却未曾谋面的家人一样。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为什么让我们越来越不开心?
文章插图
接下来我想向大家分享一类叫做NewsLetter(邮件通讯)的产品。从去年到今年,邮件通讯在美国和中国的互联网都有一定的回潮。
其实 NewsLetter 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大概从 80 年代开始,NewsLetter 就已经存在。但是从 2020年开始,从美国一个叫做 SubStack 的服务开始,Newsletter 逐渐成为一个全新崛起的内容创作平台。Substack 使得 Newsletter 这种服务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很多在 Substack 上开设邮件通讯服务的人是采访人员、分析员和各行各业领域的专家。Newsletter 本质上就是当你订阅了一个人的邮件通讯之后,每当他新写一个文章,就会发送到所有订阅者的邮件列表里面。这是一种更加平等,关系更加确定,同时也是一种周期更长的对话方式。
当我们订阅一份 Newsletter 的时候,每一个内容都是没有点赞数和排名的。用户不知道订阅的 Newsletter 博主有多少粉丝,但对于用户来说,每一个内容都可以和作者发起直接对话。写信的感觉也可以带来一些亲切和温馨的味道。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为什么让我们越来越不开心?
文章插图
我再分享一个合作计划:这是一档叫做《迟早更新》的播客,和小宇宙一起进行的“迟早公开”计划,我们把它设定为在 1000 个人买单之后,将会解锁为全网都可以收听的状态。
也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付费节目,但是在 1000 个人买单之后,它就会变成一个免费节目,这个活动其实是有一点实验性质的。《迟早更新》的主播,任宁和枪枪想和我们一起看一下,是不是会有足够的人来进行这样看似是“利他”的行为。
最后的结果是,我们在 36 小时里把这期节目卖出了 1000 份,因为我们当时是打算卖出 1000份后,后面的节目就解锁了。过程中我们感受到有足够多的人,以比想象中更快的速度来解锁一个好内容,然后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同伴。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为什么让我们越来越不开心?
文章插图
下面我想介绍的东西叫做 Letter,它的网址是 letter.wiki。它是一个大概去年上线的英文网上论辩平台,里面所有的观点和谈话都是书信式的,内容包括政治、科学、经济、文化等。
Letter里有一些大牌作者,包括《人类简史》的作者、畅销书作家赫拉利,还有美国最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乔姆斯基等等。这里对话的特点是,它们都是以类似于中国民国时代那种书信来往的形式一样,两个人来来回回地讨论同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