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深圳晚报1 月 23 日|深晚记者带你探访冬奥村:“黑科技”内核是态度和温度

本文转自:深圳晚报
1月23日 , 北京冬奥会三个冬奥村——北京奥运村、延庆赛区奥运分村和张家口赛区奥运分村预开村 。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 , 冬奥村作为运动员和随队官员的居住地和生活场所 , 将提供"53天×24小时"的保障服务 。 科技赋能冬奥 , 首先体现在日常衣食住行的点点滴滴 , 深晚采访人员带你探访有态度又有温度的运动员之家 。
本文转自:深圳晚报1 月 23 日|深晚记者带你探访冬奥村:“黑科技”内核是态度和温度
文章图片
本文转自:深圳晚报1 月 23 日|深晚记者带你探访冬奥村:“黑科技”内核是态度和温度
文章图片
口罩不用摘 , 防疫机器人秒查8大信息
刚刚抵达冬奥村 , 首先迎来的是防疫机器人的"接风洗尘" , 进村人员无需摘掉口罩 , 只需要刷相关身份证件 , 智能高效的机器人在短短1秒时间内 , 就可以完成8个查验环节 , 迅速识别人员身份、完成智能测温 , 快速呈现核酸检测、接种疫苗状态 , 并最终给出健康状况提示 。 据介绍 , 该设备对人体温度的检测精准度在0.2℃以内 。
本文转自:深圳晚报1 月 23 日|深晚记者带你探访冬奥村:“黑科技”内核是态度和温度
文章图片
北京冬奥村中的一排红砖建筑 , 是运动员们入住的第一站——接待中心 。 这片区域由老厂房翻新改造建成 , 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基础设施 , 体现出"节俭办奥"的理念和夏奥冬奥之间的传承 。 接下来5天时间 , 各代表团提供后勤保障及服务先遣人员将分批入住冬奥村 , 确认运动员注册、通行、物资需求等事宜 。 1月27日 , 冬奥村将正式开村 , 敞开怀抱迎接共计2200余名运动员和官员 。
智能床有"记忆" , 还能当闹钟止打鼾
北京冬奥村居住区 , 就像是现代版的四合院 , 由20栋公寓楼组成 。 公寓分为135平方米、165平方米、190平方米、220平方米4个户型 , 房间因为疫情防控要求 , 全部设置成单人间 。 每一套公寓都设置了独立的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 , 可以高效除霾、除臭氧 , 有效降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 即使不开窗 , 也能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 。
本文转自:深圳晚报1 月 23 日|深晚记者带你探访冬奥村:“黑科技”内核是态度和温度
文章图片
在冬奥村居住 , 运动员们最不用担心的就是睡眠问题 。 公寓里的床长约2米 , 还根据运动员的需求还准备了床尾凳 , 最长可达2.4米 。 看起来普普通通一张床 , 其实藏有不少黑科技——内含传感器的记忆棉床垫 , 准确到连掉落一根羽毛都能感知到;每张床都配有遥控器 , 运动员可以根据需求对床头床尾进行升降 , 调节睡姿、坐姿等不同场景;运动员下载手机App设置闹钟后 , 床在设定的时间内会自动起降 , 实现推醒功能 , 而运动员在睡觉打鼾时 , 智能床会在自动识别后 , 调节头部高度以改善睡眠 。 此外 , 各个房间还配置了电动窗帘 , 可以做到100%遮光 。
每一个细节都诉说着理念和态度
冬奥村的规划、建设与服务 , 展现出的是强大的科技自信和文化自信 , 每一个细节都在向各国运动员们诉说着北京冬奥的理念和态度 。
本文转自:深圳晚报1 月 23 日|深晚记者带你探访冬奥村:“黑科技”内核是态度和温度
文章图片
本文转自:深圳晚报1 月 23 日|深晚记者带你探访冬奥村:“黑科技”内核是态度和温度
文章图片
北京小屋位于北京冬奥村下沉广场的最显著位置 , 是"科技冬奥"的重要展示空间 。 北京小屋分为"挥洒梦想"、"精彩绝伦"和"无障碍沟通"三个展区 , 数字时空舱采用沉浸式方式 , 展示古代奥利匹亚遗迹、北京文化遗址;桌面裸眼3D显示通过数字投影 , 对两地三赛区部分竞赛场馆进行立体展现 。 可视化的虚拟志愿者"爱加"可以用六种语言 , 与各国运动员和随队官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和对话 , 介绍冬奥会的基础知识、天气情况以及北京景点、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