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0.5米分辨率卫星的背后

日前 , 国家航天局在京举办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以下简称“高分多模卫星”)投入使用仪式 , 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高分多模卫星投入使用证书 。
高分多模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高分辨率综合光学遥感科研卫星 , 是我国空间基础设施重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 据了解 , 作为中型敏捷遥感卫星公用平台首发星 , 该星配置了高分辨率相机、大气同步校正仪等业务载荷以及激光通信终端试验载荷 , 可进一步满足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开发利用、地质勘查以及应急减灾、农业调查、住建监测、林业保护等领域的高精度数据需求 。
高分多模卫星正式投入使用 , 自此 , 我国民用卫星获得最高分辨率影像 , 实现1个全色、8个多光谱谱段 , 最高分辨率0.5米 , 标志着我国光学遥感卫星研制总体水平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 这颗分辨率能达到0.5米的卫星 , 究竟有哪些特点?它的投入使用有何意义?后续业务星如何发展?采访人员就此采访了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主任赵坚 。
这颗卫星有哪些特点
2020年7月3日 , 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高分多模卫星 , 该卫星是具备0.5米分辨率的民用光学遥感卫星 , 是我国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中首颗发射的科研卫星 , 目前已完成了在轨测试工作 , 现已正式投入使用 。
“卫星的敏捷成像能力很强 。 ”赵坚告诉采访人员 , 高分多模卫星机动能力强 , 可在20秒内实现25度大角度机动成像;卫星成像实现了智能化管理 , 可按照指令序列执行各项操作任务 , 实现灵活、高效的快速成像;通过快速姿态机动与高分辨率相机敏捷成像有机结合 , 实现了同轨多点目标成像、同轨多条带拼幅成像、同轨立体多角度成像、主动推扫成像等多种敏捷成像模式 , 大幅提高了图像获取效率 。
不仅敏捷度高 , 成像的图像质量也很高 。 “该卫星主载荷是一台大口径长焦距敏捷相机 , 在中型敏捷遥感卫星公用平台的基础上 , 采用面向控制力矩陀螺群整体隔振的微振动抑制方案 。 ”赵坚指出 。
“此外 , 成像响应的速度也更快了 。 ”赵坚介绍 , 高分多模卫星是民用遥感卫星中首次配置中继数传的卫星 , 搭载了星间激光链路 , “保证每天不少于36万平方公里的图像获取能力 , 有效提升了成像响应速度” 。
投入使用后有何意义
高分多模卫星是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中第一颗成功发射及在轨投入使用的科研卫星 。 其投入使用 , 将大大满足用户对高分辨率、高质量图像数据的迫切需求 , 保障我国高质量遥感数据自主可控 。
“高分多模卫星作为我国民用最高分辨率光学观测卫星 , 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最高分辨率光学卫星 , 主要材料和元器件实现了自主可控 。 ”赵坚表示 , 这将大幅提高陆地观测系统的定量化应用水平 , 卫星各谱段影像的分辨能力、定位能力、各谱段影像间的配准精度等各项指标 , 满足自然资源、应急管理、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住房与城市建设、林业和草原等行业的应用需求 。
“这将有力支撑行业用户精细化、定量化业务应用 , 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战略实施 。 ”赵坚说 。
不仅如此 , 高分多模卫星在研制过程中攻破了多项关键技术 , 这将充分发挥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
这颗卫星突破了哪些技术?据赵坚介绍 , 卫星充分继承我国中型敏捷遥感卫星公用平台研制基础 , 突破了制约遥感卫星发展的敏捷姿态机动控制技术、高定位精度平台支撑技术、先进空间数据系统技术、微振动抑制等4项核心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