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5G下半场:毫米波走进现实

5G|5G下半场:毫米波走进现实

文章图片

5G|5G下半场:毫米波走进现实

从“波澜不惊”到“再掀波澜” , 运营商与毫米波必将深度捆绑 。 唯有此 , 才能真正释放5G的最大潜力 。 经过五年多的“补课” , 国内毫米波产业虽然“势起” , 但未来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

波澜不惊
5G与毫米波的“爱恨”由来已久 。
时光回溯到2017年 。 彼时受限产业链薄弱 , 器件及部署成本较高等问题 , 国内三大运营商对5G毫米波“爱恨交加” 。
“爱”的明确 , 毫米波频段的资源非常丰富 , 窄波带宽可以达到400-800Mhz , 无线传输的速率可以达到10Gbps , 可为5G系统带来更大通信能力和应用空间 。
“恨”的清晰 , 毫米波产业链成熟度和毫米波相对于其他频段的技术优势 , 将影响毫米波的部署场景和部署规模 。 同时 , 毫米波业务和组网能力需进一步验证 。 此外 , 毫米波设备体系不完善 , 一体化微RRU设备未出现 , 尚无法满足运营商多样化场景需求 。
除却上述因素之外 , 频谱的发放决定毫米波应用部署的时间节点 , 进而会影响毫米波部署的节奏和规模 。 如果频谱规划计划时间窗提前 , 将会激活更多创新应用 。
彼时 , 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易芝玲就所预见 , “5G这个小鲜肉要去追毫米波这个白富美 , 还得继续努力 。 ”

更为亲密
经过五年多时间的追逐 , 5G已不是曾经的“小鲜肉” , 变得日趋成熟沉稳 , 与毫米波“白富美”的关系也告别单向追逐 , 变得更为亲密 。 我们从国内运营商对毫米波的态度也可以初见端倪 。
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专家刘光毅 , 在2019年召开的“5G毫米波技术创新研讨会上”表示 , 中国移动已完成5G毫米波关键技术验证 , 2019年至2020年间正在进行5G毫米波系统性能及标准方案验证 。
中国电信明确 , 毫米波领域将成为5G发展“下半场”的关键技术之一 。 在标准预研方面 , 聚焦5G毫米波核心关键技术 , 结合自身实际需求 , 积极参与ITU、3GPP等国际组织的毫米波标准化工作 , 推动R16/R17 MIMO性能增强、高精度定位等毫米波关键技术 , 以及毫米波性能、射频测试的标准化工作 。 在关键技术测试方面 , 积极参与工信部组织的毫米波外场测试及相关规范制定工作 。 同时也在自有试验场地开展毫米波测试工作 。
一直积极引领毫米波生态产业链发展的中国联通更是“快马扬鞭” 。 2022年12月 , 中国联通发布《中国联通5G毫米波技术白皮书3.0》明确披露 , 将分“三阶段”实现推进毫米波网络能力实现:2023年视频率政策情况 , 进行毫米波网络场景化部署试验;2024年进行 R18 等关键能力试验验证;2025年进行毫米波创新应用部署 。
再掀波澜
三大运营商对毫米波的态度日趋明朗 , 加速助推国内毫米波产业发展新“波澜” 。
在笔者看来 , 毫米波频段属于关键基础设施 , 率先部署的运营商将享有很大的差异化优势 , 若不使用毫米波 , 则无法实现5G的最大潜力 。
为加速毫米波产业成熟 , 有专家建议 , 统筹考虑移动通信产业发展 , 为运营商分配毫米波频率 。 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徐波也透露 , 工信部将立足产业现状 , 分阶段出台5G毫米波频段频率使用规划 。
2023年 , 1月4日 , 工信部发布《关于微波通信系统频率使用规划调整及无线电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让毫米波加速“照进现实” 。